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纵横大师
避不了。

    赶紧打发了事吧。

    萧振瀛知道蒋介石的心思,马上主动表示:这一回我只跟您谈三分钟,三分钟谈完,我即刻走人。

    蒋介石给对方这么一说,倒变得不好意思了。

    不忙不忙,坐下来谈。

    在准备这个三分钟陈述之前,萧振瀛很花费了一番心思,动了一点脑筋。

    为什么第一次见面会导致失败的结局?关键还在于没有把蒋介石的心理研究透,没有从他的角度想问题。

    那么蒋介石现在在想些什么,或者换句话说,中原大战后,他万事无忧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老蒋整天想的就是要“削藩”,将东北、华北这些地方都合并同类项,归入他的囊中。中原大战,他虽然斗倒了老冯和老阎,使自己在南京政府的权威一时无二,但这并不意味着华北可以真正归其统制了。

    东北军的入关,一方面使蒋介石最终奠定了胜局,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华北局势更趋复杂化,那就是前者可能因此坐大。

    东北从形式上虽说是易帜了,其实中央政府在那里根本难以插足,如果整个华北也由东北军一手掌控,那就又变成了另一个东北。

    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想老蒋之所想,急老蒋之所急,谈话才有效果。

    重要的是如何使华北不由东北军一家说了算。

    萧振瀛先从报上那个话题说起:听说东北军可能要接收太原兵工厂了。

    蒋介石的耳朵果真竖了起来。

    萧振瀛分析说,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兵工厂,今天接收兵工厂,明天就能接收整个山西,而山西一向都是华北的核心,如果这个地方被东北军控制住,张学良的势力那就不得了了,对于中央来说,以后很可能尾大不掉。

    蒋介石看着萧振瀛。

    那么,你有什么妙计吗?

    有。

    萧振瀛的计策就是,以晋制奉。

    我认识一个叫温寿泉的人,这人现在住在上海,跟我是铁哥们儿。他原来在山西当过副都督,跟山西将领很熟,我让他到太原去做工作,一定不让东北军进山西。

    蒋介石的脸色慢慢缓和下来。

    吃早饭没有?

    萧振瀛摸摸脑袋,一早就来了,还没呢。

    那跟我共进早餐吧。

    萧振瀛今天算是撞了大运。能够跟蒋介石在一个桌上吃饭,那可不是普通待遇。

    为了跟萧振瀛深谈,蒋介石甚至把当天的讲话安排都临时取消掉了,因为萧振瀛所涉及到的东西,实在是他最关心的。

    吃了早饭,又谈了半天时间,蒋介石把孔祥熙叫来:喏,事情是这样这样的,你看着办一下吧。

    孔祥熙是多么玲珑的一个人,马上就明白了蒋介石的意思。他让人交给萧振瀛两样东西:两万元钱和一张军委会中将参议的任命书。

    真是雪中送炭。蒋介石不愧大人物,出手就是不一样。

    萧振瀛随即以中将参议的身份去找了温寿泉,后者果然就把事情给办成了。

    由于山西将领的集体阻挠和反对,东北军愣是没能进入太原,更别说接收兵工厂了。

    萧振瀛当然不会白干,蒋介石很快再次召见了他。

    当着蒋介石的面,萧振瀛表示:只要中央收纳我们,我们今后将坚决脱离西北,为您所用,从而代表中央扎根华北。

    至此,对由宋哲元在山西重组新军的事,蒋介石终于点了头。

    蒋介石这关算是过了。可这事还不是他一人能说了算。

    当着萧振瀛的面,蒋介石很实在地告诉对方,你得再去找一个人。

    谁?

    陆海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寸河山一寸血1·长城以北简介 >一寸河山一寸血1·长城以北目录 > 第二十六章 纵横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