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沈墨抬头时,视线与林秋相撞。他张了张嘴,无声地说了句对不起,目光落在她胸前的蓝围巾上——那是庭审前她从证物室取出的,银线在阳光下清晰地拼出07的字样。法警带他离开时,他的手腕内侧,05的刺青在袖口晃动,像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林法医,陈默从后面递来份文件,张处长的审讯记录显示,‘冰蚕计划’的海外资金链指向瑞士‘极地冰蚕’,他们在全球招募的108个实验体,每个都对应着当地的年轻科研精英。

    他顿了顿,声音放轻,Interpol在沈墨导师的冰柜里,发现了林夏的头发样本——DNA显示,她可能……

    可能还活着。林秋接过话头,想起第九章结尾收到的海外U盘,视频里林夏身后的实验室背景,与北极核心库的构造有37%的相似率。她摸向口袋里的手术刀,编号0723在阳光下发烫,但无论如何,今天是结案的日子。

    下午2点,省厅的荣誉室里,副厅长将特殊贡献奖章别在林秋胸前,勋章的图案是只破冰的蝴蝶,翅膀上刻着07与09的交叠。她盯着墙上新增的照片,林夏的实验笔记被装裱在玻璃框里,最后一页的红笔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法医的手术刀,是死者最后的代言人。

    陈队长要去瑞士了。实习生小周抱着新到的物证箱,里面装着港口女尸的指甲纤维,他说那边的实验室里,有个编号‘09’的空冰柜,柜门上刻着你的名字。

    林秋点头,看见小周手腕内侧贴着创可贴,想起上周解剖时他不小心划破手指,血液滴在曼陀罗花粉标本上,竟显形出FREE的字样——和北极冰层融化前的极光图案相同。

    解剖室的消毒灯亮起时,林秋独自坐在台前,面前摆着最后一份实验体报告:苏瑶因胁从犯罪判处三年,缓刑期间需在省厅实验室做义工。她摸着报告上苏瑶的签名,蓝墨水在纸下透出极浅的冰蚕图案,突然想起对方在通风管道留的视频:07号的大脑能储存最真实的梦境,而我的,是你们的镜子。

    秋姐。陈默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手里攥着个牛皮纸袋,从沈墨的办公室找到的,他偷偷保留的林夏遗物。

    纸袋里是半支崩裂的手术刀、未拆封的蓝围巾,还有张泛黄的电影票根——2019年7月23日,《蝴蝶公墓》的午夜场,正是林夏溺亡前一周。

    林秋的指尖划过票根背面,沈墨的字迹洇着水痕:夏夏说,蝴蝶破茧时会记住第一束光的颜色,就像法医记住死者的第一刀。

    她突然明白,沈墨的疯狂始于对科研的偏执,却在林夏的温暖里留下了最后的人性——他终究没把她的脑电波制成恐惧武器,而是保留了与她相处的温暖片段。

    傍晚6点,沉湖的夕阳把湖水染成金红色。林秋站在当年的落水点,湖底的金属架已经被打捞上岸,工人们正在切割编号,07号的位置上,不知何时长出了一丛曼陀罗花,花瓣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她摘下蓝围巾,任银线垂入水中,涟漪扩散的纹路,与五年前妹妹的血在青石板上的轨迹完全重合。

    姐,该回家了。

    幻觉中,林夏的声音从湖底传来,带着水草的清凉。林秋摸向颈间的项链,坠子不知何时打开,露出半张纸条,是妹妹的字迹:其实,我在沉湖底刻了最后的证词,等冰完全融化时,你会看见的。

    她知道,那是句永远无法被低温冻结的我爱你,藏在湖底的每粒细沙里,藏在每个实验体的脑电波中。

    深夜11点,省厅物证科的紫外线灯照常亮着。林秋戴着单层手套,第一次直接触碰尸体皮肤——那是具无名氏男尸,手腕内侧有洗不掉的蓝墨水印,形状像只展翅的冰蚕。她的手术刀划开胸腹腔时,哼起了《月光奏鸣曲》,这是林夏生前最爱的曲子,此刻在解剖室里回荡,像在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低温证词简介 >低温证词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