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一章·寒夜剖白

    解剖室的荧光灯在凌晨三点格外刺眼,林秋盯着冷柜电子屏上的温度——零下18℃,恰好是人体组织细胞冰晶化的临界值。她用镊子夹起橡胶手套的指尖,三层乳胶手套在指腹处堆叠出不自然的褶皱,这是她从五年前开始的习惯,仿佛只有隔绝皮肤与外界的直接接触,才能阻止记忆从指缝里漏出来。

    李薇,22岁,X大化学系研究生,死亡时间4月26日21:00至23:00,发现地点实验室冷柜。实习生小周的声音在不锈钢器械碰撞声中显得发颤,他正对着录音笔复述现场勘查报告,体表无开放性创口,指甲完整,指缝内可见蓝色纤维状物质——

    安静。林秋打断他,手术刀已经划开死者胸腹部的皮肤。Y字形切口精准避开肚脐,这是她父亲、前省厅法医主任林远山教她的第一式:法医的第一刀,要给死者留体面。

    但此刻她的手比平时抖得更厉害,刀刃在肋骨上刮出刺耳的声响。

    死者右手小指呈异常弯曲,像是临死前试图抓住什么。林秋用医用放大镜贴近指甲缝,碎冰般的蓝色纤维嵌在甲床边缘,比现场照片里更刺眼。当她用镊子夹起纤维的瞬间,刀片突然崩裂——那是德国进口的碳钢手术刀,型号威克3号,和2020年7月23日那晚,她在妹妹林夏尸检时崩裂的那把一模一样。

    林法医小周的声音带着担忧。

    林秋把纤维样本放进证物袋,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刀柄上的防滑纹。编号0723的刻字被手套遮住,但她知道那串数字永远朝向掌心——那是林夏的生日,也是她成为法医后定制的第一把手术刀。

    测一下胃内容物。她扯开死者的口腔,胃管插入时带出淡淡苦杏仁味,曼陀罗花粉,超过正常摄入值三倍。

    记录本上的字迹因为用力过猛而划破纸页,墨水滴在李薇的名字上,晕染成不规则的蓝色,和纤维的颜色惊人相似。

    解剖室的门突然被撞开,刑警队长陈默的黑色风衣带进校园里的银杏叶,鞋底的泥点在白色地砖上踩出深灰的脚印。他手里的保温杯当啷摔在地上,滚烫的黑咖啡泼溅而出,在地面蜿蜒成细小的河流。

    林秋的太阳穴突突直跳。液体扩散的纹路、深褐色的流速、热气蒸腾的弧度——这些细节像高速旋转的齿轮,在她脑海里卡出尖锐的噪音。2020年那个雨夜,她在沉湖岸边看见的正是这样的场景:妹妹的血从苍白的手腕流出,在青石板上画出几乎相同的曲线。

    抱歉!陈默慌忙蹲下收拾,抬头时撞见林秋煞白的脸。她正抓着解剖台边缘,指节泛青,三层手套下的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这个场景让他想起五年前的殡仪馆,林秋也是这样盯着水晶棺里的林夏,仿佛下一秒就会被回忆拽进冰窟。

    样本送毒物实验室。林秋突然转身,背对着满地狼藉,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重点检测东莨菪碱衍生物,还有……

    她顿了顿,从死者口袋里摸出一部碎屏手机,解开云相册密码,加密文件夹的密码是0723。

    陈默接过手机时,指尖触到她手套外的手腕——隔着三层乳胶,依然能感受到惊人的凉意,像刚从冷柜里取出的金属器械。他注意到她白大褂内侧别着的钢笔,笔帽上缠着半圈蓝色毛线,和李薇指甲里的纤维颜色相同。

    现场监控调出来了。他刻意放轻声音,沈墨教授26号晚上九点进过实验室,二十分钟后抱着纸箱出来,纸箱尺寸和冷柜内部吻合。

    提到沈墨这个名字时,他看见林秋的肩膀明显绷紧,钢笔帽上的毛线突然断裂,线头在风里轻轻摇晃。

    解剖台上,李薇的眼睑突然微微颤动。林秋猛地转身,手术刀在灯光下划出银弧——她知道这是死后肌肉松弛的正常现象,却忍不住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低温证词简介 >低温证词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