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林墨突然直起腰。

    他手机屏幕亮着,是陈记者刚发来的转账截图——金额尾数和山海书阁招标保证金完全吻合。

    苏晚望着他,喉间发涩。

    十年前旧书店里,那个指着青丘狐说要建书阁的小男孩,此刻眼底翻涌着她从未见过的暗潮。

    谢谢。她挂断电话,手机在掌心烙出红印。

    林墨伸手,拇指抹掉她眼角未掉的泪:你想起什么了

    苏晚摇头。

    可那幅画面突然撞进脑海——八岁那年暴雨夜,她蹲在考古队帐篷里补《山海经》残页,帐篷外有个身影闪过,手电筒光扫过他手腕,有道淡疤。

    和林墨此刻卷起的衬衫下,那道淡疤,一模一样。

    第10章

    黑影初现

    苏晚的指甲在手机壳上掐出月牙印。

    林墨办公室的百叶窗漏进细碎光,在他摊开的图纸上投下蛛网。

    赵总的项目档案,市档案馆有备份吗她声音发哑。

    林墨抓起桌上的马克笔,笔帽咔嗒磕在山海书阁设计图的青丘分区上:张教授在档案馆管古籍,他能调内部记录。

    电话接通时张教授正在整理民国档案,纸页摩擦声沙沙响:小苏

    查赵总的公司

    旧项目,尤其是没公开的。苏晚捏紧笔记本,指腹蹭过通讯录里张教授三个字——那是她刚进图书馆时,老人手把手教她补宋版《东京梦华录》时写的。

    有些秘密埋得深。张教授的老花镜滑下鼻梁,挖出来...可能反噬。

    嘟嘟声切断了尾音。

    苏晚抬头,林墨正盯着手机里陈记者发来的转账截图,喉结动了动:尾数一样。

    图书馆闭馆铃响时,李叔的蓝布衫角扫过古籍修复室的门槛。

    他手里攥着个保温杯,杯壁还凝着水珠:小苏,我想起点事。

    老人坐进藤椅,手背上的老年斑像枯树皮:拆迁那年,赵总办公室总来个穿黑风衣的。

    帽檐压得低,没人看清脸。他抿了口茶,住户私下叫他黑影。

    苏晚的铅笔滚到桌角:和青松巷有关

    那棵老槐树。李叔敲了敲桌面,他总在半夜绕着树转,拿个小本子记什么。

    后来树被砍了,他再来就站在树桩那儿。

    林墨的电话是半小时后打来的。

    苏晚听着他压着噪门的来我办公室,抓了件外套就跑。

    玻璃幕墙外的暮色里,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指尖抵着青松巷拆迁前的老照片:老槐树位置,现在是工地。

    夜探苏晚摸出包里的微型手电筒——上周修复元刻本时怕强光伤纸页买的。

    林墨扯松领带,露出腕间淡疤:带相机。

    工地围墙的豁口比想象中宽。

    苏晚的运动鞋蹭上泥,林墨的手及时托住她后腰:慢。他的体温透过衬衫渗过来,像十年前旧书店里,那个指着《青丘狐》说我要建书阁的男孩,递来的那杯热豆浆。

    枯死的老槐树桩在月光下像块黑炭。

    林墨按亮手机电筒,光扫过树桩根部——一块半埋的青石碑,表面爬满虫蛀般的纹路。

    苏晚的呼吸顿住。

    她摸出相机,镜头对准石碑时,远处传来汽车引擎声。

    躲。林墨拽着她闪进废弃水泥管,掌心的汗沾在她手腕上。

    车灯刺破黑暗,黑色轿车碾过碎石停在树桩前。

    车门开了。

    穿黑风衣的男人弯腰,帽檐在路灯下投出阴影。

    他蹲在石碑前,手指抚过那些纹路,喉间发出含混的音节。

    手机闪光灯亮起,白光照亮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错位心动:守护简介 >错位心动:守护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