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一章

    数字游戏

    俞明第一次真正理解金钱的力量是在他十二岁那年。

    那是一个闷热的夏夜,父亲的书房里,老式电扇吱呀吱呀地转着,吹不散空气中黏稠的热气。父亲俞建国——省城大学金融系的副教授,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红绿线条皱眉沉思。小俞明趴在书桌旁,好奇地盯着那些上下跳动的数字。

    爸,这些是什么

    这是股票。父亲头也不抬地回答,你看这条绿色的线,代表价格在上涨;红色的,就是下跌。

    小俞明眨了眨眼睛:那为什么有人要买会变红的东西呢

    这个问题让俞建国终于从屏幕上移开视线,他摘下眼镜,揉了揉发酸的眼睛,露出一个疲惫却欣慰的笑容:好问题。因为聪明人知道,今天变红的东西,明天可能会变绿。关键是要在它变绿之前买进。

    这个简单的对话像一粒种子,悄然埋进了小俞明的心田。从那天起,他开始有意识地观察父亲的一举一动——那些厚厚的金融书籍,深夜还在研究的财报,以及餐桌上与同事讨论的货币政策流动性等晦涩词汇。

    高中毕业那年,俞明毫不犹豫地填报了父亲的母校——南江大学的金融专业。这个决定让母亲颇为不满。

    学金融你看看你爸,教了一辈子金融,家里存款还不到二十万!母亲在厨房剁着菜板,声音里满是怨气,还不如学医,至少稳定。

    俞明没有争辩。他知道父亲并非不懂赚钱,而是太过谨慎。那些年复一年在讲台上讲授的风险控制,早已内化为父亲性格的一部分。但俞明不同——他继承了父亲对数字的敏感,却有着更为大胆的冒险精神。

    大学报到那天,俞建国亲自送儿子到宿舍。临别时,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牛皮纸信封,塞进儿子手中。

    里面有两万块。父亲的声音压得很低,不是生活费,是给你学习用的。

    俞明困惑地接过信封:学习用

    投资。父亲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真正的金融不是书本上的公式,而是实战。这两万块,是你的学费。

    就这样,大一刚开学,当其他同学还在为加入哪个社团发愁时,俞明已经开通了自己的第一个股票账户。他记得父亲的话:先用模拟盘练手,等稳定盈利了再动真钱。

    但年轻气盛的俞明等不及。在模拟盘上赚了几个涨停板后,他迫不及待地将五千块投入了实盘。那是2013年的秋天,A股正处于低迷期,上证指数在2000点附近徘徊。俞明选中了一只名为华光科技的小盘股——市盈率低,业绩增长稳定,技术面上也出现了突破形态。

    买入后的第三天,华光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股票随即停牌。俞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既期待重组带来的暴涨,又害怕万一失败后的暴跌。

    一个月后,复牌首日,华光科技开盘即封死涨停板。接下来的七个交易日,这只股票天天涨停,俞明的五千块变成了近一万五。他兴奋地给父亲打电话报喜,却只换来一句淡淡的注意风险。

    初战告捷让俞明信心爆棚。他开始频繁交易,追逐热点,甚至尝试杠杆。但市场很快给了他教训——一次误判让他不仅赔光了利润,还亏损了本金的三成。那天晚上,他独自坐在宿舍天台上,看着城市的灯火,第一次感受到了金融市场的残酷。

    怎么样,尝到苦头了父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俞明惊讶地回头,发现不知何时父亲已经站在了那里。

    您怎么来了

    你妈不放心。父亲递给他一杯热奶茶,亏了多少

    三千多。俞明低下头。

    出乎意料的是,父亲笑了:便宜。我当年第一笔实盘亏了五万,那可是1994年的五万。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从负债百万到财富自由的逆袭之路简介 >从负债百万到财富自由的逆袭之路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