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134章 化解合作分歧
演练等方式,帮助科研人员理解不同研究习惯和方法的优势。针对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两种不同研究思路的分歧,专家引导双方进行换位思考,让习惯于理论推导的科研人员了解实验验证对理论完善的重要性,同时也让侧重于实验的科研人员认识到理论指导对实验设计的关键意义。此外,研讨会还制定了一套通用的科研沟通流程和规范,要求在项目推进的关键节点,双方都要详细阐述自己的思路和计划,提前避免因思路差异造成的误解。

    为了清晰界定基因编辑领域衍生技术和边缘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林晓带领协调小组与各合作方的知识产权法律专家共同商讨,制定了一份补充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对于衍生技术,以直接参与研发的团队为主要权益方,但其他合作方若在前期研究中有间接贡献,可按照一定比例分享知识产权收益。对于边缘成果,根据成果与核心研究方向的关联程度,以及各方在产生该成果过程中的实际投入,确定知识产权归属。同时,设立一个独立的知识产权仲裁小组,由国际知名的知识产权专家组成,当对协议条款理解出现争议时,由仲裁小组进行权威解读和裁决。

    在应对基因编辑人体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标准和审批流程差异的问题上,林晓一方面安排专人对各国的伦理审查标准和审批流程进行详细梳理,整理出一份全面的对比报告,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点。另一方面,她与各国的伦理审查机构沟通,提议建立一个国际联合伦理审查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各国伦理审查机构的代表组成,共同制定一套适用于联合基因编辑临床试验的统一伦理审查标准和简化审批流程。对于一些必要的特殊审查要求,在不违背核心伦理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各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通过这种方式,既保证了临床试验的伦理合规性,又能加快审批进度,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然而,跨文化协作研讨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量子计算科研人员的沟通问题,但在实际执行通用沟通流程时,由于科研工作的高强度和紧迫性,部分科研人员未能严格遵守,导致沟通障碍时有反复。基因编辑补充协议在实施过程中,对于间接贡献的界定以及知识产权收益比例的分配,引发了新的争议,仲裁小组面临大量的申诉案件,工作压力巨大。国际联合伦理审查委员会在制定统一标准和流程时,各国代表因立场和理念不同,难以达成一致意见,进展缓慢。林晓和联盟又将如何突破这些新的困境,继续推动联合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无疑是摆在他们面前更为严峻的挑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重生七零:带着空间去打猎简介 >重生七零:带着空间去打猎目录 > 第134章 化解合作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