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用最好的,手艺要最精的,服务要最贴心的。贵,就要贵得她们心服口服。

    另外,放出风去,就说我们坊里新得了几匹前朝宫廷流出的‘霞光锦’,有价无市,只待有缘人。我勾起唇角。哪有什么前朝霞光锦,不过是噱头,饥饿营销罢了。上辈子见多了后宫妃嫔为了一件衣裳争破头,太懂这些女人的心思。

    是!老奴明白了!福伯眼睛发亮。

    青柏哥,我转向旁边精干的青年,你心思活络,交给你个新差事。京郊不是有片荒着的坡地吗买下来。

    买…买荒地青柏一愣。

    对。找人,立刻开垦出来,搭暖棚。我写下温室两个字,我要在冬天,种出新鲜瓜果,尤其是…反季的葡萄和蜜瓜。

    上辈子,宫里冬天能吃到的鲜果极少,连皇后都难得。物以稀为贵。

    青柏虽然震惊,但毫不迟疑:是!东家!小人立刻去办!

    还有,我蘸了蘸墨,放出消息,高价收购品质上乘的羊毛,有多少收多少。再寻几个手艺精湛的织工,研究一种…更细密、更柔软保暖的毛呢料子。我凭着模糊的记忆,描述着上辈子在番邦贡品里见过的呢绒。

    毛…羊毛福伯和青柏面面相觑,羊毛又膻又糙,能做什么

    对,羊毛。按我说的去做。我没有解释。技术革新,就是第一生产力。大胤地处北边,冬天寒冷,若能有物美价廉的保暖衣料,不愁没市场。

    另外,在码头附近,盘下一间大仓库。

    东家要囤货

    不,做‘柜坊’。我写下两个字。

    柜…柜坊两人更懵了。

    简单说,就是替来往客商暂时保管贵重货物的地方,收取保管费。安全,可靠,是我们最大的招牌。我解释道。京城是漕运枢纽,商贾云集,货物中转频繁,却缺乏专业的保管机构。这是个巨大的空白市场。

    安全…可靠…福伯琢磨着,眼睛渐渐亮了,妙啊!东家!这主意太妙了!

    福伯,柜坊交给你。规矩立死,安保做到极致,信誉就是命根子。初期,保管费可以低些,先把名声打出去。

    老奴定不辱命!福伯激动得胡子都在抖。

    一桩桩,一件件。

    我运笔如飞,条理清晰地布置下去。

    不再是那个困在深宫、只会绣花弹琴的太子妃。

    而是一个目标明确、杀伐果断的商人。

    福伯和青柏看我的眼神,从最初的恭敬,渐渐变成了发自内心的敬畏和狂热。

    他们看到了希望。跟着我,能闯出一片天的希望。

    钱,像滚雪球一样涌来。

    云锦坊的霞光锦成了京中贵妇圈身份地位的象征,一匹难求,价格炒上了天。

    冬天的暖棚里,碧绿的黄瓜、鲜红的、紫莹莹的葡萄,水灵灵地挂满枝头。当第一车挂着林记鲜蔬牌子的反季瓜果送入几位国公夫人府上时,整个京城的上层圈子都轰动了。

    林记鲜蔬,成了冬日里最炙手可热的贡品。

    毛呢料子的研制磕磕绊绊,但第一批相对细软的成品出来,做成成衣送到几家大皮货行试卖,因价格远低于皮草又足够保暖,很快被抢购一空。

    码头边的林氏柜坊更是火爆。安全可靠、存取方便的名声一传十十传百,仓库天天爆满,保管费收得盆满钵满。

    短短一年多。

    曾经需要靠变卖嫁妆首饰度日的下堂妇林晚栀,成了京城商界崛起最快的新贵。

    没人知道林记背后神秘的东家是谁。

    只知道,这位东家眼光毒辣,手段了得。

    我的日子,充实而平静。

    住在我的小院里,看书,算账,偶尔去铺子里转转,戴着帷帽,没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太子妃重生:太子靠边站简介 >太子妃重生:太子靠边站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