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一段简单的功效说明。虽然简陋,但对老两口来说,这就是希望。

    好,好。张德厚连连点头,熬好这一锅,咱们先给赵大山送去。他媳妇腰肌劳损多年了。

    建业卷起袖子加入进来。三人忙活了一上午,终于熬出一锅黑褐色的药膏。趁热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小瓷罐里,冷却后就成了贴膏。

    李桂芝拿起一小块闻了闻,眉头微皱:乳香放多了些,下次减半钱。

    建业小心翼翼地把瓷罐装进纸箱:我先送二十罐去赵叔家试试。

    张德厚送儿子到门口,欲言又止。建业看出父亲的担忧,轻声说:爹,抵押老宅的事我再想想办法,实在不行就......

    别多想,张德厚打断他,专心把铺子经营好。我和你娘这边你别操心。

    建业点点头,抱着纸箱走了。张德厚站在门口,看着儿子的背影消失在村道拐角,才慢慢踱回院子。

    接下来的日子,老两口像上了发条一样忙碌。天不亮就起床熬药,白天张德厚骑着那辆二八自行车去邻村送货,李桂芝则在家准备第二天的药材。虽然辛苦,但每天能赚个百八十块钱,比种地强多了。

    赵大山媳妇用了膏药后,腰疼明显减轻,主动帮他们在村里宣传。一传十,十传百,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都慕名来买。老两口的接骨膏渐渐有了名气。

    这天傍晚,张德厚刚从王村送货回来,就见家门口停着一辆黑色轿车。车旁站着个穿西装的中年男人,正和建业说着什么。

    爹!建业看到父亲,连忙招手,这位是仁和药厂的林经理,他想跟咱们谈合作。

    林经理递上名片,笑容可掬:张老先生,久仰大名。您家的接骨膏疗效显著,我们厂想批量生产,利润分成好商量。

    张德厚擦了擦手上的药渍,有些不知所措:进屋说吧。

    屋里,李桂芝正趴在桌上誊写药方。见有客人来,她连忙把本子合上。这个小动作没逃过林经理的眼睛。

    谈话进行得很顺利。林经理提出药厂以每张膏药两元的价格收购,老两口提供配方和技术指导。算下来,每月至少能有一万多元收入。

    当然,配方需要完全公开,我们要做成分检测和标准化生产。林经理补充道。

    张德厚和建业对视一眼,都有些心动。这可比现在小打小闹强多了。

    容我们商量商量。张德厚谨慎地说。

    林经理走后,建业兴奋地说:爹,这是好事啊!有了稳定收入,您和娘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张德厚没说话,看向妻子。李桂芝轻轻摇头:他爹,配方是我爹传下来的,说要代代单传......

    正说着,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大儿子建国带着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

    爹!听说有人要买咱家配方建国劈头就问,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跟我们商量

    张德厚沉下脸:跟你们商量什么

    三儿子建设扯了扯领带,一副精英派头:爹,知识产权是家族共同财产,您不能擅自处置。

    就是!女儿建红插嘴,要是卖了钱,我们也有份!

    张德厚气得浑身发抖:你们......你们还有脸提份你娘躺床上时你们在哪现在见着钱了,倒是一个比一个积极!

    建业试图打圆场:大哥,二哥,这事还没定呢......

    你闭嘴!二儿子建军指着建业的鼻子,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想独吞好处!

    争吵声引来了左邻右舍围观。赵大山闻讯赶来,好不容易才把剑拔弩张的一家人劝开。

    夜深了,其他子女都走了,只剩下满地狼藉和心力交瘁的老两口。建业留下来帮父母收拾,他的妻子王丽也来了,默默擦着被踢翻的药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儿多不防老简介 >儿多不防老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