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破碎的歌谣
分钟内便能决出胜负,但那一天的南京空战特别长,总计达半个小时。结果是,日本战斗机败逃,双方都未有人员伤亡。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陈纳德在看到这一幕后,立即断言,在中国空军实际处于瘫痪的情况下,苏联空军与日本航空队绝对有得一拼。

    果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有了一架“黄莺”击落三架96式的好消息,而“燕子”出击五次,也一口气揍下了六架96式轰炸机。

    与之同时,江面上毫无防备的日舰也遭到苏联轰炸机的打击。虽然轰炸机数量有限,没能鼓捣出像后来偷袭珍珠港那样的效果,但仍击沉一艘巡洋舰和两艘运输舰,另有六艘日舰中弹后燃起大火。

    这是南京保卫战的序幕战,也是极少的几个精彩瞬间之一。很快,这一切都将结束,因为三天后,苏联空军连起飞基地也没有了。

    12月4日,南京郊外开始传来隆隆炮声。

    苏联空军已经被迫放弃南京机场,南京上空满天飞着的都是日机,而蒋介石也被迫搬离南京陵园官邸。

    离开之前,他再次用一天的时间,检查了紫金山防御阵地。

    在“励志演讲”中,唐生智告诉大家,蒋介石要他在南京守三个月,其实是自行拔高了。

    蒋介石从没奢望过南京能守这么长时间。他对唐生智说的是:如果能支持两周是最好的。

    可是当这位“委员长”一次次视察阵地,环视眼前起伏的山峦时,又不住喟叹:首都锦带江山,实天然要塞,守一两个月应该可以吧。

    如果说有奇迹,这时候的蒋介石应该是真心期盼奇迹能够发生的。一两个月,得到喘息的中国军队定然可以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南京或许可保无虞。

    虽然朝中文武百官都已陆续撤离南京,但他还迟迟不愿离去。

    到12月6日,想不走也不行了,因为日军已逼近南京外围的第一道防御线,远战开始。

    在确定必须离开后,蒋介石一大早就驱车晋谒中山陵,作最后一次告别。

    中山陵是国民党的圣地,也称得上是蒋介石个人的福地。

    他曾经在这里发起二次北伐,曾经在这里完成“奉安大典”,也曾经在这里削平一座又一座山头,从而登上事业和权力的顶峰。

    可是如今只能挥手自兹去——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将意味着的是暂时,还是永远。

    一边“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另一边却“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岁月披离,人与人之间可以作为不同,可以性格迥异,然而到了那一刻,境遇和心情却多有相似之处。

    正值秋冬之交,梧桐落叶铺满过道,一座紫金山显得那么凄清,面对此情此景,他已无法完全掩饰自己的心情,开始神情怅惘,满面郁悒。

    一级级台阶走上去,又一级级台阶走下来,回过头去,所有的景物都那么熟悉,可即使是一草一木,如今也都在深深刺痛人的心灵。

    岁月如同梦境,成功恰似虚幻,而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比人更强悍的始终是命运。

    除了南京,除了中山陵,蒋介石需要郑重告别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过去的死敌,如今的臣子——唐生智。

    没有这个人慷慨赴任,最后恐怕真的要由自己这个统帅来守城了。

    患难见真情,你必须感谢他,不是以“主公”的名义。

    蒋介石带着宋美龄来到唐生智公馆,当着面对他说:孟潇兄,我知道你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却要有劳你来守南京,我心里很难过。

    这句话颇令唐生智感动。

    我是军人,守卫城池本来就是军人分内之责。现在,我还是要重复曾对你说过的那句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寸河山一寸血3·落日孤城简介 >一寸河山一寸血3·落日孤城目录 > 第十四章 破碎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