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章 一夜暴富
    “果然有钱!”

    陈俊生打开箱子,首先映入眼帘的,赫然是一沓沓崭新的泛着油墨香气的大团结!

    每沓一百张,一共有四沓。

    足足四千元整!

    1981年的四千元,是个什么概念?

    现在的物价是由国家统一定制的,国营粮油店里的大米,每斤售价为1毛4分2厘。

    猪肉一等:8毛4一斤,

    猪肉二等:7毛8一斤。

    食用油:每斤8毛。

    面粉:每斤1毛8。

    粗粒盐:每斤1毛5,白糖:每斤7毛8。

    大白菜,西红柿等平价蔬菜每斤仅售2分钱。

    供销社里的白糖冰棍3分钱一根,火柴2分钱一盒……

    不过这年头的粮食、猪肉、布匹等诸多民生物资都是需要凭票购买的,否则有价无市。

    有些地区甚至连购买火柴、肥皂之类的生活用品都要用到相应的购买券。

    没票没券的情况下,普通老百姓从正规渠道买不到东西怎么办?那就只能去黑市高价求购。

    计划经济时代,物资紧缺,商品流通受限,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有钱买不到东西的情况屡见不鲜。

    但不论什么年代,有钱总比没钱好!

    况且,这箱子里除了四千块钱以外,还屯着800市斤全国粮票、120斤肉票、300尺布票,以及少量烟票。

    “狗娘养的张跃进,真是硕鼠!”陈俊生心里啐了一口。

    众说周知,国内发行的各类票证中,粮票是最关键的硬通货。

    粮票的依存基础是粮本,有了粮本才能取粮票,城乡居民购买粮食制品、出门下馆子,除了花钱之外,还得有粮票。

    乡下人不仅没有粮本,还要夏季交公粮,秋季交提留,农闲的时候当义务工兴修水利…

    这就是城乡之间最大的身份差别,也是现阶段农转非特别吃香的关键因素。

    此时的广大农村,一大家子吃不饱饭的情况依然存在;

    绝大多数农村家庭一年到头难得吃上几顿猪肉,肚子里普遍缺油水;

    想要做件新衣服,得一家老小攒着布票等到过年。

    香烟更是奢侈品。

    反观张跃进这个王八犊子,手里捏着一点小权,他要钱有钱,要票有票,富得流油!

    “这笔钱,就当是我从信用社里贷的款,只要让我先富起来,往后我可以十倍、百倍地回报社会。”

    “有钱有票,才能让小姨们跟着我享福。”

    陈俊生心里想了想,他重生后的第一宗旨,是先要让小姨们过上好日子。

    然后再去实现个人理想和追逐爱情。

    另外,对于这刚到手的四千块钱以及价值不菲的票证,陈俊生头脑很清醒,现在暂时还不能明目张胆地花出去。

    一夜暴富这种事,在多数人都穷得很平均的八十年代初,未必是好事。

    必须先想办法把钱和票都“洗白”。

    “俊生,起了没?太阳晒屁股了!”

    外面传来乔书欣的声音。

    乔书欣同志是毛家湾大队完小的代课老师,学生放暑假,她也跟着放。

    虽说工资不高,每月13块5毛,但离家近、事儿少,还受人尊重……

    抛开校内师资力量薄弱,一名老师需要身兼多门课程,学生调皮捣蛋,宁愿旷课放牛、爬树逮鸟、下河摸鱼,也不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问题不谈,其他都蛮好。

    乔书欣喊了两声,没听见陈俊生回应,于是拿出杀手锏:“沈晚秋临走前给你留了封信,你要不要起来看一眼?不看我直接扔进灶里点火了哈。”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有小姨管后院,你们有吗简介 >我有小姨管后院,你们有吗目录 > 第5章 一夜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