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正是病毒感染者皮肤病变的前兆。他的心仿佛被重锤击中,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而此时,在医院的会议室里,医疗资源分配委员会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投票。关于阻断剂和其他医疗资源的分配方案,委员们各执一词。一部分人认为应该优先保障一线医护和市政要员及其家属,另一部分人则坚持公平分配,以拯救更多普通民众的生命。争论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试图说服对方,然而,时间却在这无休止的争论中悄然流逝。

    在机场塔台,小王看着不断传来的混乱消息,心急如焚。他联系了一些还在坚守岗位的同事,希望他们能调配一些物资送往医院。而疫苗运输司机老赵在道路上遭遇了越来越多的困难。交通开始拥堵,人们似乎察觉到了某种危险,纷纷驾车逃离城市。老赵心急如焚,他知道车上的疫苗是无数人活下去的希望,可眼前的拥堵让他感到无比无奈。

    第三章:熔炉中的挣扎

    72

    小时倒计时开始,医院里的气氛愈发紧张。陆沉和他的医疗组一刻也不敢停歇,然而,困难却接踵而至。

    物理层面,通风系统故障引发气溶胶泄漏,这无疑让本就严峻的形势雪上加霜。医护人员们不得不更加小心地应对,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风险。

    伦理层面,红区一位老人攥着抗癌药哀求:把机会留给绿区的孩子。陆沉看着老人那布满皱纹却又无比坚定的脸,心中五味杂陈。在这个生死抉择的时刻,人性的光辉与无奈相互交织。

    情感层面,妻子林夏打来视频通话:女儿开始咳血...你说过这病毒对儿童致死率低都是谎言吗陆沉看着视频中女儿虚弱的模样,泪水模糊了双眼。他想立刻回到女儿身边,可作为医生,他又怎能抛下眼前众多的患者。

    苏青在实验室里没日没夜地研发阻断剂,终于取得了突破,研发出阻断剂原型,但量产需要

    48

    小时。市长秘书递来优先接种名单,一线医护、市政要员及其家属赫然在列。陆沉发现女儿名字出现在非必要救治名单末端,他愤怒不已,却又感到无比的无力。

    就在这时,冷藏车运来

    200

    支阻断剂,同时抵达的还有裹尸袋。苏青在实验室晕倒,左手呈现紫斑——她隐瞒了自己在机场采样的暴露史。陆沉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充满了敬佩与担忧。他知道,苏青为了这场抗疫,付出了太多太多。

    在塔台,小王得知了医院的艰难处境,他决定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他不断地与各方沟通协调,希望能为医院争取更多的资源。而老赵在历经艰难险阻后,终于突破了拥堵路段,向着医院加速驶去。

    第四章:生死抉择

    陆沉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女儿,又看着手中最后一支阻断剂,内心陷入了极度的挣扎。一边是自己心爱的女儿,一边是为了抗疫付出生命危险的苏青。他的手微微颤抖,仿佛这一支小小的阻断剂有千斤重。

    在生物安全柜前,陆沉隔着玻璃,看着玻璃倒影中浮现的两个自己——穿白大褂的医生与穿便服的丈夫。他想起自己从医的初心,想起那些在病床上痛苦挣扎的患者,最终,他咬了咬牙,将女儿移出优先名单,把最后

    1

    支阻断剂注入苏青体内。

    这一幕,被在场的医护人员看在眼里,他们心中既敬佩又心疼。他们知道,陆沉做出这个决定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而此时,在医院的各个角落,生死的故事不断上演。红区的患者在逐渐减少,那是生命的消逝;黄区和绿区的患者,有的在努力抗争,有的却还是没能挺过去。护士长在红区记录本上写下第

    187

    个死亡病例姓名时,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防护服里的心跳声简介 >防护服里的心跳声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