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这铁疙瘩真有这么神
我看就是杜家那小子瞎折腾!
听说花了不少铁料,要是不成,他家拿什么赔
议论声中,杜小二站在刘大叔家的田埂上,将曲辕犁套在老黄牛身上。他握住犁梢,轻轻调整了一下犁评的位置,吆喝一声:走!
老黄牛迈着步子向前走去,原本需要两人合力才能拉动的犁具,此刻竟显得十分轻松。犁铧入土,翻起的土块整齐地向一侧翻转,深度均匀,土块细碎。围观的村民们发出阵阵惊叹,几个年轻后生按捺不住,抢着要上手试试。
真的省力!这牲口走得都比平时快!
这土翻得,跟用筛子筛过似的!
张铁匠站在人群里,胡子都笑得翘了起来。他伸手摸了摸曲辕犁的铁壁,粗糙的手掌感受到金属表面打磨得恰到好处的弧度,心里那点忐忑彻底消失不见。
趁热打铁,杜小二又带着众人来到水田边,演示起秧马的用法。他跨坐在秧马上,双手握住扶手,轻轻一蹬,秧马便在水田里平稳滑行。插秧的速度比传统方式快了至少三倍,而且人不用一直弯腰,劳作强度大大降低。
这可真是个宝贝!刘大叔蹲在田埂上,眼睛都看直了,有了这玩意儿,我家那十亩水田,三天就能插完!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讨论,不少村民已经开始询问价格。杜小二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当晚,杜小二家的土坯房里挤满了人。张铁匠和李木匠坐在最前面,后面是村里有头有脸的几个长辈。王氏和小娥躲在里屋,透过门缝紧张地张望。
小二,你说这农具怎么卖刘大叔率先开口。
杜小二清了清嗓子:曲辕犁五斗米,秧马三斗米。不过,要是一次性买两件,就只收七斗米。
这个价格一出,屋里顿时炸开了锅。
太贵了!我家一年的收成也就二十斗米!
就是,这不是明摆着抢钱吗
杜小二不慌不忙地举起手:各位叔伯,听我把话说完。这曲辕犁和秧马,用个十年八年都没问题。就拿刘大叔家的地来说,往年翻十亩地得用上五天,还累得够呛。现在用曲辕犁,两天就能干完,省下的时间还能去山上采山货换钱。插秧用秧马,速度快了三倍,能提前抢收,赶上好价钱。这么算下来,一年能多赚多少
他的话让众人陷入了沉思。确实,虽然农具价格不便宜,但从长远来看,带来的收益远超过成本。
可我们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出这么多米啊……有人小声嘀咕。
这好办!杜小二早有准备,可以先交一半的米作为定金,等秋收之后再补齐剩下的。要是觉得不好用,随时可以退回来!
这个提议让不少人动了心。当晚,就有七户人家交了定金,预订了曲辕犁和秧马。张铁匠和李木匠笑得合不拢嘴,当场表示要连夜开工,争取尽快交货。
然而,就在杜小二以为一切都在顺利进行时,麻烦来了。第二天一早,地主王富贵带着几个狗腿子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
杜小二,你好大的胆子!王富贵穿着崭新的绸缎长衫,手里摇着折扇,眼神阴鸷,不声不响搞这些玩意儿,是想坏了村里的规矩
杜小二心里一沉,脸上却不动声色:王老爷这话从何说起我不过是做些农具,方便乡亲们劳作。
方便王富贵冷笑一声,你可知这会断了多少人的活路那些靠帮人种地谋生的长工,以后没活干了,岂不是要饿死还有,你这些农具定价这么高,分明是在盘剥乡亲!
data-faype=pay_tag>
这顶大帽子扣下来,周围围观的村民们脸色都变了。确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