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步验证李晨的
雾区效应
理论。明日计划探索城门后的主建筑群,重点寻找
1940
年代的美军实验装置......
他合上笔记本,目光落在远处若隐若现的青铜建筑群上,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
既有对祖父失踪真相的渴望,也有对未知环境的担忧。但作为理性主义考古学家,他坚信,所有的未知都能通过科学解开,就像雾区的迷雾,终有散去的一天。
雾气在夜风中轻轻摇曳,远处突然传来一声低沉的鼓声,7.83Hz
的频率,恰好是地球的共振频率。李晨的次声波监测仪突然发出警报,屏幕上的波形图剧烈震荡。四人对视一眼,手不自觉地按上了随身携带的装备
晨雾在石屋缝隙间渗成细密的水珠,沿着蓝绿藻覆盖的石柱往下滑落,在地面积成微小的荧光水洼。林默被次声波监测仪的蜂鸣惊醒时,腕表指针正以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
——
这是电磁干扰的典型症状。他摸了摸口袋里祖父的青铜残片,金属表面带着异常的温热。
凌晨三点十七分,次声波频率
7.83Hz。
李晨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多导生理记录仪的屏幕幽蓝如鬼火,和地球共振频率完全吻合,邪教的仪式可能在日出时开始。
赵墨已经检查完所有装备,战术刀在掌心转了个花:我去周围探路,苏晴,你带着光谱仪跟紧林默,别离开扫描仪的监测范围。
他的目光在林默胸前的笔记本上停留半秒,转身消失在雾中。
主建筑群在晨雾中展现出诡异的立体感,石柱表面的青铜器纹样在荧光藻的映衬下活过来般扭曲。苏晴突然抓住林默的手腕,光谱仪的光束定格在一块剥落的墙皮上:磁铁矿含量
37%,难怪指南针会失效。
她的银制护身符
——
那具改造过的民国罗盘
——
正疯狂旋转,指针几乎贴在北字纹上。
看上面!
李晨突然压低声音。雾气稍淡的高处,一座青铜钟楼的轮廓若隐若现,飞檐上的饕餮纹在荧光中张开巨口,仿佛要吞噬整个天空。林默启动三维扫描仪,绿色光束扫过钟楼的瞬间,屏幕上的建筑群模型突然出现位移偏差。
是立体迷宫结构,
林默盯着建模数据,依山而建的螺旋上升,我们以为在前进,实际可能在水平面上打转。
他想起赵墨昨晚在石柱上刻的匕首标记,此刻正以相反方向排列在通道两侧,晨雾的温差导致空气密度分层,形成类似海市蜃楼的光学陷阱,我们的路径记忆被干扰了。
四人在建筑群中穿行,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铁锈味。苏晴突然停在一幅壁画前,便携式光谱仪的红光在斑驳颜料上跳动:明代壁画,颜料含曼陀罗提取物,和邪教使用的致幻剂成分一致。
她指着壁画上的几何图案,李晨,这些是不是你说的
幻视诱发图谱
李晨凑近观察,瞳孔微微收缩:没错,菱形嵌套三角的排列方式,会刺激大脑颞叶产生光幻视。1940
年代的实验日志里提到过,美军曾用类似图案配合次声波制造心理战武器。
他的手指划过记录仪屏幕,现在团队的皮肤电反应都在升高,保持警惕,别被视觉假象迷惑。
转过一个拐角,一座坍塌的医院废墟出现在眼前。生锈的铁床散落一地,墙面上用暗红颜料画着扭曲的人像
——
和
1962
年祖父科考队失踪前寄回的照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