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考虑合作。
风险太大韩逸风有些不解,明明是我们承担风险,为什么说风险太大
老板担心数据安全问题,觉得把核心营销数据交给外部公司不放心。
韩逸风明白了,这不是钱的问题,是信任的问题。
林总,这样吧,我们可以签署严格的保密协议,而且可以先做一个小项目试水。
我再和老板商量一下吧。
挂断电话,韩逸风有些沮丧。看来拿到五份合同比想象中更难。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月的期限已经过了一半,韩逸风的团队只拿到了两份正式合同:金融科技公司和云购电商。智造科技那边还在走流程,腾飞广告还在犹豫,其他几个潜在客户也都没有确定。
第九章
距离一个月期限还有两周时间,韩逸风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我们必须加快节奏。他在部门会议上说道,现在只有两份合同,还差三份。大家有什么想法
要不我们降低服务价格有同事建议道,可能是我们的报价太高了。
不行。韩逸风摇头,价格战没有意义,而且会影响我们的利润率。
那我们多找一些潜在客户王磊说道,广撒网,总有愿意合作的。
这是必须的,但关键是要提高成功率。韩逸风思考了一下,我觉得问题可能出在信任度上。很多客户对我们这种新模式还有疑虑。
那怎么办张小雨问道。
我们需要更多的成功案例,更强的背书。韩逸风突然想到了什么,对了,我们能不能请现有的客户为我们背书
你是说推荐刘晨眼睛一亮,这个想法不错。
不只是推荐,还可以邀请潜在客户参观我们的项目现场,看看实际效果。
第二天,韩逸风联系了金融科技公司的张总。
张总,我想请您帮个忙。我们正在和其他几家公司谈合作,如果他们想了解我们的实际效果,能否安排他们来参观一下
当然可以。张总爽快地答应了,我们对你们的服务很满意,愿意为你们背书。
有了张总的支持,韩逸风立刻联系了其他几个潜在客户,邀请他们来参观金融科技公司的项目现场。
腾飞广告的林总是第一个响应的:可以,我想看看实际效果到底怎么样。
参观活动安排在周三下午。韩逸风提前到金融科技公司做准备,确保每个细节都完美无缺。
下午两点,林总和其他三家公司的代表都到了。张总亲自接待,详细介绍了合作项目的背景和效果。
我们和华宇科技合作一个月了,营销转化率提升了42%,客户获取成本降低了35%。张总指着大屏幕上的数据图表说道,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效果。
数据看起来确实不错。一位代表说道,但你们的业务和我们不一样,这些经验能复制吗
当然可以。韩逸风接过话题,数据分析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我们会根据每个客户的具体情况定制化解决方案。
参观结束后,林总的态度明显改变了:韩总,我回去和老板再商量一下,应该很快就能给你答复。
第二天,林总打来电话:韩总,我们决定合作,什么时候可以签合同
随时可以。韩逸风兴奋地说道。
第三份合同拿下了!
同时,智造科技那边也传来好消息,他们的采购流程终于走完了,合同即将签署。
还差一份合同。
距离期限还有一周时间,韩逸风开始焦急地寻找最后一个客户。他翻遍了通讯录,联系了所有可能的目标公司。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机会出现了。
逸风,我是老李。李峰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