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都像是踏在滚烫的炭灰上。赵景的目光透过十二旒冕旒落在她身上,玄色龙袍上的金线在阳光下刺得人睁不开眼。

    叶卿家姿容出众,更兼心怀家国。赵景的声音裹挟着檀香扑面而来,他亲手为她戴上象征妃位的螭纹玉佩,这玉佩原是先帝遗物,今日赠予你。冰凉的玉质贴着心口,叶倾城却敏锐地察觉到玉佩内侧凹凸不平——那里似乎刻着什么暗纹。

    深夜的未央宫笼罩在薄雾中,叶倾城屏退众人,将那封密信又看了三遍。泛黄的宣纸上字迹潦草,尾端还沾着半片枯叶,像是从宫外偷带进来的。赵烈非真凶五个字刺痛了她的眼睛,那个雨夜赵景带人血洗倾城门的画面在脑海中反复闪回,师父临终前的惨叫声犹在耳畔。

    娘娘!小翠突然撞开殿门,发髻凌乱,苏娘娘说您的宫灯僭越规制,带着人...话音未落,门外已传来环佩叮当声。叶倾城迅速将信塞进妆奁夹层,指尖触到赵景赐的玉佩时,忽然摸到暗纹竟是个沈字。

    月过中天,叶倾城借口消食漫步至御花园。池水倒映着残缺的月亮,她望着水中自己的影子,忽然想起沈墨——那个从小一起在倾城门长大的师兄,传闻早已在灭门之夜丧生。

    小心!熟悉的声音突然从身后响起。叶倾城本能地旋身出掌,却被对方精准扣住腕脉。沈墨的玄色劲装与夜色融为一体,脸上的人皮面具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白,唯有那双眼睛依旧清亮如昔。

    师兄叶倾城的声音发颤,记忆中沈墨抱着重伤的她冲出火海的画面与眼前人重叠,你还活着

    沈墨松开手,从怀中掏出半块刻着墨字的玉牌:三年来我一直在暗中追查真相。他压低声音,指腹抚过池边石栏上的某处刻痕,倾城门私通外敌的罪名是有人伪造的密信,而那封密信的笔迹...他顿了顿,远处突然传来巡夜侍卫的脚步声,明日巳时,御膳房后巷。

    看着沈墨的身影消失在月洞门后,叶倾城握紧了腰间玉佩。夜风卷起她的广袖,露出腕间被丝带勒出的红痕——那痕迹竟与赵景手腕上的红绳形状出奇相似。远处的钟鼓楼传来三更梆子声,她望着巍峨的宫墙,忽然意识到这场复仇远比想象中更加错综复杂。

    第四章:旅程开始

    卯时三刻,铜漏滴答声中,叶倾城任由宫女将赤金缠枝纹护甲套上指尖。铜镜映出她眉间黛色如远山,朱唇轻点却似含霜,倒与妆奁里那封密信末尾的血字相得益彰。自册封后第七日,她终于等来赵景的召见。

    娘娘,陛下传您共议朝政。尖细的嗓音穿透珠帘,李公公垂手候在雕花门外,蟒纹衣摆扫过金砖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叶倾城起身时,十二幅月华裙拖曳出粼粼银光,腰间螭纹玉佩随着步伐轻叩,竟与记忆中沈墨昨夜传来的密信暗号暗合。

    太极殿穹顶盘龙吞吐着袅袅沉香,三百官员分列丹墀之下。叶倾城踏入殿门的刹那,笏板碰撞声骤停,千百道目光如芒在背。她抬眼望向九重阶上的赵景,明黄龙袍在晨光中翻涌如浪,帝王的目光掠过她耳际新换的点翠步摇,忽然抬手:倾城,来朕身侧。

    金镶玉的栏杆沁着寒气,叶倾城立在龙椅右侧,听着户部尚书奏报江南水患。余光瞥见左相苏怀瑾垂首而立,象牙笏板映出他眼角细密的皱纹——正是那日在御书房见过的苏婉清之父。当奏疏中提及边境流民时,她敏锐地注意到苏相袖中的手指微微蜷曲。

    卿家以为如何赵景忽然开口,温热的气息扫过她耳畔。叶倾城望着殿下跪成一片的朝臣,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护甲:陛下,治大国如烹小鲜。赈灾需快,更要防贪墨蛀空根基。殿内突然响起压抑的抽气声,她知道自己越界了——后宫干政在赵朝本是大忌。

    赵景却放声大笑,龙纹大袖挥过她肩头:好个烹小鲜!传旨,着倾城妃协理内务府赈灾事宜。阶下苏相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帝宫风云:刺客的复仇之路简介 >帝宫风云:刺客的复仇之路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