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晚棠嗔怪着展开薄毯,轻轻盖在他身上。
两人并肩坐着,俯瞰院中嬉笑打闹的孩子们。
谢承渊忽然握住她的手,指腹摩挲着她掌心的纹路:晚棠,你看这些孩子,多像当年的我们。
她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恍惚间,那些战火纷飞、生离死别的岁月都已远去。
如今的每一寸光阴,都被幸福填满。
是啊,她靠在他肩头,若早知道,历经千辛万苦能换来这样的日子,那些苦难,倒也值得了。
暮色渐浓时,雁门关传来消息,新落成的忠勇公祠前,百姓自发摆上了鲜花与美酒。
谢承渊握着那封书信,沉默良久。
苏晚棠轻轻环住他的腰:去看看吧,让他们知道,守护山河的人,从未被遗忘。
半月后,两人踏上北行之路。
马车缓缓驶过曾经浴血奋战的土地,如今麦苗青青,炊烟袅袅。
雁门关的城墙上,谢字大旗依旧猎猎作响。
忠勇公祠内,百姓们供奉的香烛常年不熄,墙上挂满了他们夫妇二人行医济世的故事画卷。
谢承渊望着自己的衣冠冢,碑前摆满了百姓送来的野梅。
苏晚棠摘下鬓边的梅花簪,轻轻放在碑前:你看,大家都记得你。
她转头望向他,眼中含着笑,而我,终于能光明正大地告诉所有人,谢承渊,是我此生最爱的人。
夕阳西下,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们手牵着手,漫步在雁门关外。
谢承渊指着远处的山峦:晚棠,等我们老了,就在这里盖间小木屋,每天看日出日落,可好
好。
苏晚棠倚在他肩头,就像现在这样,一直走下去。
晚风拂过,带来熟悉的松香与梅香。
那些曾经的伤痛与遗憾,都化作了此刻的岁月静好。
第十五章:白首同归
二十载光阴倏忽而过,雁门关外的小木屋早已被满院梅树簇拥。
春日里,谢承渊总爱搬着藤椅坐在梅树下,看苏晚棠教孩子们辨认草药。
他鬓角已染霜白,却仍如少年时那般,目光追随着她的身影,眉眼间盛满温柔。
这日清晨,苏晚棠如往常般将熬好的药汤端到他面前,却见他手中捧着泛黄的婚书,上面墨迹虽淡,誓言却依旧滚烫。
还记得吗
他抬头望向她眼角的细纹,当年说要八抬大轿娶你,结果让你等了那么久。
苏晚棠笑着在他身旁坐下,银丝随着晨风轻扬:如今日日相守,可比花轿更珍贵。
她伸手抚过他布满老茧的手,那些曾经握剑杀敌的手,如今只为她折梅簪发。
忽然,院外传来马蹄声。
陆离的儿子策马而至,带来了朝廷最新的嘉奖令——因夫妇二人多年来在北境行医办学,皇上特赐仁心济世匾额。
孩子们欢呼着将匾额抬进院子,谢承渊与苏晚棠相视而笑,岁月沉淀的爱意在眼底流转。
入夜,月光透过梅枝洒在木屋前的石桌上。
谢承渊温了壶梅子酒,与苏晚棠对坐小酌。
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惊起几只夜枭。
晚棠,他忽然握住她的手,声音带着罕见的颤抖,若有一日我先走了......
不许说这样的话。
她慌忙捂住他的嘴,眼中泛起泪光。
可谢承渊却轻轻掰开她的手,将一枚玉佩塞进她掌心——那是当年半块玉佩重新雕琢而成的同心佩。
别怕,他将她揽入怀中,还记得梅影重逢时我说的话吗无论生死,我都会等你。
三日后,雁门关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