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昭儿...周牧唤着长子的名字,这二十六年来,我一直在等一个将鼎献给周王室的时机,但现在看来,天命尚未至。

    周昭叩首:父亲,您要我怎么做

    周牧艰难地抬起手,指向青铜鼎:此鼎承载的不仅是商周更替的历史,更是我们周家血脉的见证。从今日起,由你守护它,代代相传。

    可是父亲,我们只是平民,如何配守护这样的重器

    周牧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记住,鼎在,周家在。它会在乱世中保佑我们的血脉不绝。

    当夜,周牧溘然长逝。周昭将青铜鼎供奉在家中祠堂,每逢重大节日都会带领族人祭拜。渐渐地,这尊鼎成为周家身份与荣耀的象征。

    公元1276年,临安城外

    蒙古铁骑的号角声响彻云霄,南宋都城临安危在旦夕。周家第十七代家主周世安站在祠堂中,面前是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的青铜鼎。

    父亲,元军就要攻进城了,我们快走吧!长子周维翰焦急地说。

    周世安抚摸着鼎身上的纹饰:维翰,你带着家眷和族人先走,我要留下来处理一些事情。

    您要做什么

    这鼎绝不能落入蒙古人之手。周世安的声音坚定,当年先祖周牧从商纣王宫中救出此鼎,如今我也要保护它不被蛮族玷污。

    周维翰跪下:那请让孩儿与您一同留下!

    周世安摇头:不,你的任务是带领族人南迁,保全周家血脉。我会将鼎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待天下太平后再取回。

    当夜,周世安召集族中几位忠仆,将青铜鼎用特制的油布包裹,藏入一个密封的铜匣中。他们趁着夜色将铜匣埋入祖坟深处,并在上面立了一块无字碑作为标记。

    三天后,元军攻破临安。周世安为掩护族人撤离而被俘,宁死不屈,最终被元军处死。临终前,他望着南方,喃喃自语:鼎在,周家在...

    公元1937年,北平

    日军铁蹄踏入古都,炮火声中,周维钧将儿子周德全叫到书房。书桌上放着那个熟悉的木盒,里面是周家守护了近三千年的青铜鼎。

    德全,日本人正在搜刮北平的古物,这鼎绝不能落入他们之手。周维钧神色凝重。

    十四岁的周德全挺直腰板:父亲,我会用生命保护它!

    周维钧苦笑:你还太小。我已经联系了南方的朋友,明天会有人来接你,带着鼎去重庆。

    那您呢

    我要留下来照顾族中老弱。周维钧打开木盒,取出青铜鼎,记住,这鼎比我们的性命更重要。三千年来,多少周家先人为保护它而牺牲,这个责任现在传到你手上了。

    第二天黎明,周德全抱着木盒坐上了南下的汽车。他透过车窗,看见父亲站在门口,身影在晨雾中渐渐模糊。

    三个月后,周德全在重庆收到了父亲被捕的消息。周维钧被日军严刑拷问青铜鼎的下落,至死没有吐露半个字。临终前,他只说了一句:鼎在,周家在...

    现代,古玩店明远斋

    窗外的雨停了,东方泛起鱼肚白。周德全的故事讲完了,他的手指轻轻抚过青铜鼎上的纹路,那些饕餮纹在晨光中仿佛活了过来。

    周明远早已泪流满面。他从未想过,自己这个在现代都市中为生计奔波的小古董商,竟背负着如此厚重的家族历史。

    叔公,我...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担此重任。周明远声音哽咽。

    周德全将木盒推向周明远:孩子,我找了你十年。你父亲去世前告诉我,你是周家血脉中最懂古物的人。这鼎选择了你。

    周明远颤抖着接过木盒,青铜鼎的重量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鼎腹内壁的铭文在晨光中清晰可见,那是三个古老的文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九鼎志简介 >九鼎志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