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1.赵卫国

    市局刑侦支队办公室。

    此时的办公室烟雾缭绕。我挠了挠头,最后掐灭了手中的烟头,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蒂。而桌上摊开的是刚刚从乡下传来的案情简报和现场照片。

    死者,周桂兰,女,76岁。独居,与孙子陈默相依为命。死因:颈部锐器割伤,失血过多死亡。死亡时间初步判断在昨晚。现场没有明显打斗痕迹,门窗完好,初步判断可能为熟人作案。而她的孙子,陈默,失踪了。

    赵队,这个陈默……年轻的警员小李把一份旧案卷宗放在我面前,语气有些迟疑,就是三年前那起杀父弑母案的嫌疑人。

    我伸手拿接过卷宗,指尖划过陈默两个字,眉头锁得更紧了。

    三年前的案子,我还有印象。当时我还是副支队长,案子由我当时的上级王队负责。一对夫妇在家中被杀,现场同样没有强行闯入的痕迹,儿子陈默是第一发现人,但表现异常冷静,且据其弟弟林峰反映,案发前陈默与父母有过激烈争吵。现场也提取到陈默的一些非关键性指纹。虽然最终因为缺乏直接证据,没有批捕,但陈默背上重大嫌疑是板上钉钉的事。嫌疑人的弟弟林峰继承了全部遗产,包括一家经营不错的公司。

    现在,与陈默相依为命的奶奶,以几乎完全相同的手法死在家里,而陈默本人消失无踪。

    畏罪潜逃小李试探性地问。

    从表面证据来看,这几乎是唯一的合理解释。一个背负杀害父母嫌疑的人,再次对唯一的亲人痛下杀手,然后逃之夭夭。逻辑似乎很通顺。

    通知技术科,仔细比对两起案件的作案手法,特别是凶器种类和伤口特征。另外,立刻对陈默发布A级通缉令,全市乃至全省范围进行布控。我下达了命令,声音有些沙哑。作为一名老刑警,我的职责就是依据证据和程序办事。目前所有线索都指向陈默,追捕他是第一要务。

    然而,在签发通缉令的那一刻,我心里却隐隐有一丝不安。多年的刑侦直觉告诉我,这个案子或许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首先是动机。

    三年前,陈默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前途光明,杀害父母对他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失去一切。就算有争吵,升级到杀人的地步,似乎缺乏足够的动机支撑。

    这三年来,他生活在社会底层,与奶奶相依为命,根据邻居们的说法,林默和他奶奶从未有过争吵,虽然他们都因为林默是嫌疑人而刻意边缘化林默,但在警察面前他们也只能有一说一,毕竟如果抓错了人,那么那个真正的犯人可能就在他们身边。

    既然邻居们的证词表明奶奶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那他又有什么理由要杀害这位唯一相信他、收留他的亲人仅仅因为生活困顿或和三年前一样因为一次不和争吵而痛下杀手这不符合常理。

    其次是手法。

    两次作案手法高度相似,精准,狠厉,这不像是一个冲动杀人或者情绪失控下的行为,更像是一种……冷静的、有预谋的屠戮。如果陈默是三年前的凶手,这三年的底层生活和社会排斥,是否还能让他保持如此专业的杀人技巧如果他是这次才动手杀害奶奶,为何要模仿三年前的手法这不是明摆着往自己身上泼脏水吗

    但现场几乎没有留下太多挣扎的痕迹,这说明受害人和嫌疑人很有可能认识。

    最后是受益人。

    三年前案子的最大受益人是弟弟林峰。他不仅摆脱了养子这个可能让他不安的身份(如果父母修改遗嘱),还顺利继承了所有家产和公司,甚至接收了哥哥的女友。如今奶奶去世,虽然老太太名下没什么财产,但她的死,却能将陈默彻底钉死,永绝后患。

    我重新调阅了三年前的卷宗,看得更仔细了。老王是个经验丰富的警察,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是杀父弑母的凶手?简介 >我是杀父弑母的凶手?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