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今儿是怎么回事说罢打开递过来的折子
父皇,儿臣以为,岳州是大康的军事重镇,也是经济大州,岳州万不能有失,故认为此事干系重大,
特来禀报!
哦康清晏看着折子上的内容,越看越心惊,上面是王通判写的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讲述了江同知私自动用府州库银的犯罪事实,请求严惩外,第二还讲了张知府在岳州的所做所为,特别是临战指挥,和乱民安置两件大事上,处理的非常弱智,才能不足以胜任一州知府。三是点出了这张知府和大皇子关系密切,江同知动府库的银行是为二皇子办事。这就触了皇帝的逆鳞了,我还没死呢,就这么着急拉帮结派,平日里小打小闹就当没看见了,现在越来越过份了,手都伸到下面各州府去了。气的一拍桌子,道:
真是朕的好儿子呀,枉顾国法,哼,砚舟说的对,岳州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不能让他们再乱来了,嗯,砚舟,你有觉得让何人去管理岳州合适
全凭父王安排,儿臣与大臣们不熟悉,只有一个熟悉的就是我舅舅,也没有工作上的交集,对其才能不甚清楚,父王最是了解!砚舟来了个以退为进,明面说说不推荐,但在皇帝面前提一提某人,这个作用是相当巨大的。果然皇帝沉吟一下,道:
嗯,你舅舅宋希哲,你不说我倒是忘记了,在县令位置上几年了,历练的也够了,那就升一升吧。
全凭父皇作主,儿臣告退。
去吧。
第二日,圣旨下了,意思有三:
江同知押解回京,隔离审查,张知府管理岳州多年,平调加京,明升暗降了,宋希哲,升任岳州知府,同知暂缺,等宋知府上任后,考察定夺。
第17章
嫁祸
圣旨刚下,大皇子二皇子就傻眼了,千算万算,没想到还有个王通判,这个气呀,不过最后受益的竟然是老三,这不声不响的占了大便宜,宫里这二位眼线众多,不久就知道,是老三拿了王通判的折子直接送到皇帝面前,心中大恨。
三日后,江同知押解起行,不想刚出岳州,马突然受了惊吓,失了前蹄,连人带车滚落了山崖,江同知命丧当场,回京的只剩一具尸体。
半个月后,宋希哲上任岳州知府,前知府张宁花了些时间交接清楚,与带了家眷,起程回京。张宁前脚刚走,沈星瑶便带着人马出发了。
张宁这次回京,明面上是平调回京,京城多好呀,家里人都还挺高兴的,只有张宁心情不愉,他则清楚的知道,自己前面的路不好走,不出意外的话,回去是要坐冷板凳了,没有了利用价值,大皇子看都不会再看自己一眼。这一队家眷比较多,还有这些年收刮的金银财货,好几大车,为保证安全,让张志巡检护送一程,张志毕竟是张宁的心腹,虽然现在张宁不是他的上司了,但香火情还在,还是要送的,张志亲自带了30号人,陪在张宁左右。
一连走了几天,相安无事,眼愁就要出了岳州地界,这一日,经过一道密林,随着车队的进入,密林上方的鸟儿受了惊吓,扑扑扑的飞走。
就在此时,前方冲出一队人马,个个蒙着脸,把他们团团围住。
为首的汉子道:
此
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想要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好汉,看清楚了,
我们这是官府的车队!张志上前交涉。
爷爷我不认官府,只认钱财!识相的赶紧交,否则杀无赦!
大哥,别废话,二皇子让。。。后面一兄弟靠近催促。
住口。为首的大汉喝止了这人,一扬手,一轮弩箭齐射,张宁的车队和张志带来的护卫,顿时人仰马翻,豪无反抗之力。不到一刻钟,屠杀结束。
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