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是为了战斗,而是为了庆祝胜利。
七彩焰火照亮天际,与重新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
陈诗瑶摸着伞面上新生的龙纹。
忽然轻笑:你看,油纸伞和剑果然能凑成‘斩妖除魔’的好搭档。
王全生望着远处五座重新焕发生机的山峰。
握紧她的手:以后每年三月三,我们都来古风洞祭龙吧。就用你爷爷的油纸伞,和我奶奶的蒸菜。
人群中传来孩童的欢呼。
几个小孩举着纸扎的剑和伞跑过。
嚷着要当龙脉小守护者。
爷爷将守山剑郑重地交给王全生。
剑鞘上不知何时多了行新刻的字。
以心为脉,以魂为锚,守此山河,世代不绝。
两个月后。
浏阳非遗馆正式开馆。
王全生的豆食铺成了守护者驿站,陈诗瑶在馆内开设油纸伞工坊。
而在古风洞深处,重新沉睡的巨龙鼻息化作清风,掠过浏阳河的每一朵浪花,拂过道吾山的每一片竹叶。
第八章
新芽
九月的道吾山桂雨纷纷。
王全生蹲在豆食铺后厨搅和新泡的酸豆角,玻璃罐口浮着层金桂花瓣。
陈诗瑶抱着油纸伞从外头进来。
伞面上沾着细密的雨珠。
映出远处正在修缮的文星阁——上周刚有群中学生来当志愿者,在断碑旁种了排小松树。
教育局的人说,想把龙脉守护的故事编进乡土教材。
她抖落伞上的雨。
从帆布包里摸出张泛黄的申请表。
你看,‘非遗守护者联盟’的注册批下来了。
王全生擦着手接过文件。
看见发起人:王全生、陈诗瑶的字样。
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在古风洞外。
那个举着纸剑跑的小女孩——她叫小雨。
现在每天放学都来铺子里学刻符文。
明天去大围山收野生蜂蜜,要不要叫上陶家小子他新烧的陶罐能装‘乙木灵露’。
两人正说着。
爷爷拄着拐杖进来。
手里攥着个红绸包:刚收到的快递,说是从海外寄来的。
拆开红绸。
里面是本烫金笔记本。
扉页贴着张老照片——十九世纪的浏阳河畔。
穿着长袍的守山人站在船头。
旁边是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背景里隐约可见东印度公司的商船。
这是...先祖
陈诗瑶翻开笔记本。
里面用英文写着密密麻麻的观测记录。
落款是伊莎贝拉·陈,1867年。
字迹到最后一页突然潦草。
他们想在古风洞埋炸药,黑潮计划的核心是...龙脉的‘逆鳞’!
王全生皱眉摸出林震天遗留的骨符。
与照片中守山人的指骨纹路分毫不差。
后院的酸豆角坛子突然咕嘟响了声。
像是某种警示。
他望向道吾山方向。
山顶的千年古松又在无风自动。
松针落在青石板上。
这次拼成的是个英文单词:UNDERGROUND。
瑶瑶,他握紧她的手。
油纸伞与长剑的影子在墙上交叠。
看来‘黑潮’的根,还没挖干净。
陈诗瑶点头,指尖抚过伞面上新绣的五灵纹。
窗外传来孩子们的笑声。
小雨举着新做的纸伞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