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1

    画廊交锋:根系的锋芒

    深秋的细雨裹挟着冷冽的风,细密的银针般持续敲打在画廊的玻璃幕墙上,发出细碎而单调的声响。雨水顺着玻璃蜿蜒而下,将玻璃幕墙外的街道晕染成一幅模糊的水墨画。行人们裹紧身上厚重的外套,匆匆穿过街道,脚下溅起的水花在昏黄的路灯下泛着冷光,每个人都急于逃离这寒意渐浓的天气。而玻璃幕墙内,暖黄色的射灯如同温柔的月光,静静地洒在每一幅画作上,光影交错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艺术的氛围,与外面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骆思辙站在展厅中央,手中握着一块柔软的麂皮布,正在专注地擦拭着画框边缘,动作轻柔而缓慢,仿佛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他的指尖拂过木质画框的纹理,感受着岁月留下的痕迹。每一次擦拭,都像是在与画作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他的目光不时落在面前这幅名为《根系》的画作上,在暖黄色射灯的映照下,画中那扭曲盘绕的根系泛着深邃的幽蓝,层层叠叠的颜料堆积,勾勒出根系表面粗糙的质感,仿佛有生命一般,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气息,仿佛下一秒就会冲破画布,在现实中生长蔓延。而在这幽蓝颜料的缝隙里,隐约藏着几道暗红线条,像干涸的血迹,若不仔细观察,根本无法察觉。这抹暗红,是骆思辙内心深处的伤痛,也是他对现实的控诉。

    三天前的场景在骆思辙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如同电影画面般清晰。那是一个阴沉的下午,天空被厚厚的云层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画廊的旋转门缓缓打开,一阵冷风夹杂着雨水灌了进来,随后,一个西装革履的地产商昂首阔步走进画廊。他身上散发着浓烈的古龙水味,与画廊里淡淡的松节油气息格格不入,那味道像是一团令人作呕的铜臭味,瞬间弥漫了整个空间。他的皮鞋擦得锃亮,每走一步都在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炫耀着自己的财富。那枚金灿灿的镶钻领带夹随着他的动作不时闪烁着刺眼的光芒,在昏暗的展厅里格外突兀,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他的地位和财富。

    骆先生,这《根系》开个价吧。

    地产商大剌剌地坐在展厅的真皮沙发上,双腿交叠,手肘随意地搭在扶手上,脸上挂着傲慢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对艺术的轻视。他的目光在画作上一扫而过,那眼神就像是在打量一件普通的商品,没有丝毫对艺术的敬畏,我那新楼盘正缺幅镇场的艺术品,您这画挂在售楼处,保准能让房价再涨两成。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和傲慢,仿佛只要他开口,就没有得不到的东西。

    骆思辙握紧了手中的画架,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愤怒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强压下心中的厌恶,语气冷淡:这画不卖。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呐喊。

    别这么固执嘛!

    地产商从西装内袋抽出支票簿,大笔一挥,笔尖在纸张上快速滑动,数字末尾的零如同贪婪的眼睛,八百万,够你画十幅这种玩意儿了。

    他将支票推到骆思辙面前,眼神中带着一丝得意,仿佛在施舍,年轻人,识时务者为俊杰。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艺术也得向金钱低头。

    艺术不是商品。

    骆思辙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充满了愤怒和不甘,您眼里只有数字,可这幅画

    ——

    他的目光落在《根系》上,想起父亲在病榻上念叨的造林计划,那些用颤抖的手写下的树种名称和种植区域,那些承载着父亲一生心血和梦想的文字,它承载的是生命。每一道颜料,每一根线条,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它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个灵魂的寄托。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眼眶微微泛红。

    生命能换钱吗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根系里藏着偏见,谁能等来破茧?简介 >根系里藏着偏见,谁能等来破茧?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