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陈默和林晚秋像两台高速运转的机器。

    林晚秋翻遍周正国慈善基金会的账目——近三年宣称捐给山区医院的三千万医疗设备,实际只到账两百万;陈默查遍周正国名下物流企业的运输记录——每月十五号从临港发往东南亚的冷冻食品集装箱,重量总比报关单多三十公斤。

    冷藏柜里的器官组织,DNA比对显示来自东南亚籍未成年人。林晚秋把检验报告拍在陈默面前,和周正国物流线路完全重合。

    陈默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4月15日,集装箱号LKG-072;5月15日,LKG-079......他划掉最后一个数字,苏小棠说新货是陈晚晚,下一批运输时间应该是......

    下周三。林晚秋接口,和苏小棠塞给我的纸条时间吻合——云翠斋后巷,周三晚十点。

    窗外突然闪过一道车灯。

    陈默猛地拉上窗帘。

    三天前他们还在讨论周正国的慈善家面具,现在他的办公室监控里,周正国正站在落地窗前打电话,手里捏着半张被撕碎的文件。

    有人跟踪我们。林晚秋摸出车钥匙,刚才在停车场,白车跟了三个路口。

    陈默没说话。

    他翻开周正国企业年报,最后一页夹着张照片——周正国抱着穿红棉袄的小女孩,背景是临港市福利院。

    照片背面写着晚晚三岁,日期是1995年。

    但陈默记得,妹妹陈晚晚是1998年被周正国从福利院领回家的。

    他指尖微微发抖,把照片塞进证物袋。

    窗外的白车还在转悠,车灯扫过墙面,在晚晚两个字上投下晃动的阴影。

    今晚十点,云翠斋后巷。

    周三,十五号。

    还有四天。

    陈默把证物袋按在胸口。

    那里有周正国的笔迹,有妹妹的名字,还有照片上那个模糊的日期——像根扎进肉里的刺,疼得他必须立刻拔出来。

    但他不知道,此刻周正国的保险柜里,还锁着另一张照片。

    照片里的婴儿被裹在蓝布襁褓里,脚腕上系着福利院的编号牌。

    背面的字迹和诊所报告上的如出一辙:1992.3.15,小默。

    第6章

    妹妹手术室的监控录像

    陈默把车停在市立医院地下三层。

    林晚秋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划动,蓝光照得她眼尾发青:护士站夜班表显示,今晚十一点换班。监控室老张头六点喝了半斤黄酒,现在该在储藏室打呼。

    陈默摸出微型撬锁器。

    三天前他们查到周正国旗下仁爱医疗近三年向东南亚转了十七批医疗设备,报关单里夹带的冷链箱尺寸,刚好能装下儿童器官。

    而所有运输记录的终点,都指向这家市立医院外科楼四层——妹妹陈晚晚的手术室。

    监控在四层消防通道转角。林晚秋把手机递过来,屏幕是医院平面图,红笔圈着407B,我托急诊科同学查了,晚晚这三个月做了七台手术,全是‘肝源匹配’‘肾源紧急’的加急单。

    陈默的喉结动了动。

    他记得上周在周正国家翻出的相册,最后一页是妹妹穿病号服的照片,背后写着晚晚术后第三天,要喝蜂蜜柚子茶。

    那时他以为是普通住院,现在才懂,术后是取走器官后的休养。

    监控室的门咔嗒开了。

    林晚秋闪进去,熟稔地拔下主机电源——她父亲当年做器官移植手术时,她常来医院等他下班。

    陈默调出四天前的监控,时间跳到凌晨两点十七分。

    屏幕亮起的瞬间,他的指甲掐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个也不放过简介 >一个也不放过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