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起一张图,上面是苏远设计的层级式情报传递系统:这金字塔结构,有何深意
苏远心头一跳——他下意识用了现代术语。连忙解释:形似金字塔,故称之。底层斥候众多,负责收集信息;越往上人越少,专职分析处理。这样既能广布耳目,又能确保信息精准直达决策层。
楚临风若有所思地点头,突然问道:苏远,你师从何人这些方法不像寻常兵书所载。
帐内油灯噼啪作响,苏远感到后背渗出冷汗:家父曾为边关小吏,耳濡目染学了些皮毛。其余多是……自己琢磨的。
是么楚临风目光如炬,却未再追问。他起身走向帐门,又停下脚步,三日后我将巡视前线,你随行。赵将军的话……不必放在心上。
待楚临风离去,苏远长舒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的解释漏洞百出,但将军似乎选择暂时接受。这种微妙的信任让他既感动又忐忑。
第四章
黎明时分,苏远跟随楚临风的亲卫队离开大营,前往北部前线。这是他第一次正式随将军出行,亲身体验古代军队的行军方式。
楚临风骑着一匹黑色战马,身披轻甲,在晨光中宛如一尊雕塑。苏远则分到一匹温顺的枣红马,勉强能跟上队伍。
第一次骑马楚临风不知何时放慢速度,与他并行。
苏远略显局促,紧握缰绳:让将军见笑了。
放松些,跟着马背的节奏。楚临风难得地指点道,双腿不要夹太紧。
苏远尝试调整姿势,果然轻松了许多。他偷瞄身旁的将军,发现这位战场杀神此刻竟显得平易近人。
将军,我们这是去何处苏远壮着胆子问道。
黑水关。楚临风目视前方,莫罗多虽在鹰嘴崖受挫,但主力未损。我要亲自看看前线布防。
队伍行进至中午,在一处高地暂歇。楚临风命人摊开地图,与几位将领讨论防务。苏远安静地站在外围,却将一切细节记在心中。
报!一名斥候飞马来报,西南三十里发现敌军侦察骑兵!
楚临风神色一凛:人数
约二十骑,正向黑水关方向移动。
众将领立刻紧张起来。赵铁柱抱拳道:将军,恐是敌军探我虚实。末将请命率骑兵拦截!
楚临风正要点头,苏远却突然开口:将军,属下认为不必拦截。
所有目光齐刷刷转向他。赵铁柱怒目而视:小子胡言乱语!若让敌军探明我防线虚实,后果不堪设想!
苏远不慌不忙:正因如此,我们更该请君入瓮。他指向地图上一处山谷,可故意放敌军侦察队通过,但引导他们进入此谷。谷中设伏,务必活捉几人。届时……
他压低声音说出计划。楚临风听完,嘴角微微上扬:反间之计有意思。就依苏参谋所言。
赵铁柱还想反对,楚临风已挥手下令。很快,一队精锐士兵秘密前往预定地点设伏。
日落时分,计划大获成功。北境军不仅全歼敌军侦察队,还活捉了三名俘虏,其中一人竟是莫罗多的远亲侄子。
现在,该实施计划的第二步了。苏远在临时军帐中对楚临风说,我们需要让其中一人侥幸逃脱。
楚临风会意:并且,要让他深信不疑地带回我们精心设计的假情报。
正是。苏远点头,但必须做得不着痕迹。建议先严刑拷打另外两人,让逃脱者偷听到我们故意透露的错误部署。
楚临风眼中闪过赞赏:你对人心把握很准。他转向亲兵,带那个最年轻的俘虏来,其他人按苏参谋说的处置。
当夜,一切按计划进行。年轻的敌俘意外挣脱绳索,偷听到北境军将主力调往东线的虚假情报,然后趁乱逃入夜色中。
目送敌俘远去,楚临风与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