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着餐馆门庭若市的热闹场景。
三
说干就干,一家人立刻开始行动起来。我们四处寻找合适的店面,精心设计招牌,商量着给餐馆取个响亮又独特的名字。考虑到镇店之宝是那个破锅盖,爸爸一拍大腿:就叫‘锅盖奇味坊’!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既接地气,又充满神秘色彩,让人忍不住想进店一探究竟。
很快,店面选好了,装修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我们还提前准备食材,反复试验不同菜品,确保每一道从锅盖下诞生的美食,都能惊艳食客的味蕾。看着厨房里那口神奇的破锅盖,全家人都满怀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锅盖奇味坊宾客盈门的辉煌景象。
开业首日,锅盖奇味坊门口就排起百米长队。客人捧着骨汤面直呼吃出儿时外婆家的味道,有人咬下招牌狮子头瞬间红了眼眶,说尝到了母亲离世前最后炖的肉香。不到半月,小店名声传遍街巷,连电视台都来采访这用破锅盖炖出人间至味的传奇。
随着锅盖奇味坊的爆火,眼红的同行开始暗中窥探。这天傍晚打烊后,隔壁川菜馆老板趁店里没人,偷偷从后厨的窗户翻进来,想看看我们的秘方。
他掀开垃圾桶,发现里面竟有好几片腐烂发臭的菜叶。果然有猫腻!他得意地掏出手机拍照,连夜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第二天一早,执法人员就找上门来。店里瞬间炸开了锅,顾客们议论纷纷,有的甚至直接放下碗筷走人。妈妈急得直掉眼泪,爸爸涨红着脸解释:那些烂菜叶是准备扔掉的,根本没用在菜里!
执法人员戴着白手套仔细检查后厨,从食材储存区到灶台角落,连垃圾桶里腐烂的菜叶都用镊子夹起查看。在反复确认厨房操作流程合规、食材进货渠道正规后,带队的张队长合上记录本:举报内容查无实证,但厨余垃圾要及时清理,避免引起误会。人群渐渐散去,我们悬着的心刚落地,就看见隔壁川菜馆老板黑着脸钻进巷子。
当晚打烊时,爸爸发现食材仓的锁被撬开,虽然损失不大,但架在墙角的破锅盖不翼而飞。全家举着手电筒在街区疯找,最后在巷口垃圾桶里发现它——锅盖表面多了道深深的撬痕,边缘微型灶台的纹路里还嵌着半截断裂的钢锯条。
这事之后,我们给厨房加装了防盗网,还在锅盖旁安装了监控。可对方并未收手,一周后的暴雨夜,三个蒙着面的壮汉踹开后门直冲灶台。爸爸抄起铁锅阻拦,缠斗中锅盖被甩出,在瓷砖上划出一串火星。千钧一发之际,锅盖破洞突然喷出灼热白烟,三个壮汉惨叫着抱头逃窜,地面却留下几撮焦黑的头发。
经此风波,锅盖奇味坊的传闻愈发离奇。有人说亲眼看见烂菜叶进锅后变成珍馐,有人声称在店内用餐时听见锅盖发出诵经声,更有甚者煞有介事地描述:深夜经过店门口,看见破锅盖悬浮在空中,泛着幽蓝的光。这些真假难辨的流言像长了翅膀般迅速传开,反而勾起了更多人的好奇心。
原本被举报的风波成了活广告,每天天还没亮,店门口就排起了蜿蜒的长队。食客们一边讨论着各种奇闻轶事,一边伸长脖子张望店内。有人专程从外地赶来,就为了验证这破锅盖出美食的传说;还有美食博主扛着设备蹲守,试图捕捉锅盖显灵的瞬间。
四
我们的生意比以往更加火爆,后厨里热气蒸腾,破锅盖一刻不停地忙碌着。虽然知道树大招风,但看着食客们满足的笑容,听着他们对美食的赞叹,全家人都舍不得放下这份神奇的手艺。只是每次使用锅盖时,我们都更加小心,总觉得这口神奇的锅盖背后,还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那些觊觎它的人,也绝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有个美食博主架着三脚架调整角度,补光灯的强光扫过我手上的破锅盖。刹那间,那些原本黯淡的破洞竟泛起涟漪般的光晕,像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