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竟然展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医术,这无疑会阻碍他们的计划。
苏锦收下诊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是她在古代赚到的第一桶金,也是她用现代医学知识在这个世界立足的第一步。
王婶不必客气,救死扶伤是医者的本分。苏锦谦逊地说,但眼中却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她知道,她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苏锦了。她要用手中的医术,在这个时代活出属于她的精彩。
然而,她也清楚地意识到,这次的成功只是开始。仁和堂会怎么反应城里的其他医馆呢更重要的是,那个导致苏家衰败的冤案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3
风起云安,毒影初现
壮壮痊愈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云安城传开。一个被仁和堂张大夫断定中邪的孩子,竟然被苏药堂那个落魄庶女用几根银针和一剂奇怪的药治好了。苏锦的名字开始在市井中流传,带着神秘和一丝神化的色彩。
苏药堂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最初来的是些穷苦百姓,他们请不起大药铺的大夫,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了苏药堂,却往往被苏锦快速准确的诊断和神奇的疗效所折服。苏锦利用系统扫描,能一眼看出病人的病灶和病因,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跌打损伤,她都能开出简便有效的方子。系统提供的药理分析让她能最大化地利用本地药材的药性,甚至发现一些药材不为人知的功效或最佳配伍,使得药效远超同行。
但这些成功也带来了麻烦。仁和堂,这家在云安城雄踞多年的药铺,将苏药堂视为眼中钉。仁和堂的少东家兼坐馆大夫张辰宇,一个心高气傲、自诩医术高明之辈,更是对苏锦恨之入骨。在他看来,一个黄毛丫头,还是个庶女,竟然敢在他擅长的领域挑战他,简直是奇耻大辱。
张辰宇开始散布谣言,说苏锦的医术是靠歪门邪道,甚至是妖术。他甚至在公开场合(比如城里的茶馆、或者同行的聚会)对苏锦进行嘲讽和打压。
苏药堂那个苏小姐呵,不过是运气好,或是用了些奇奇怪怪的手段罢了。治好了几个风寒头疼的病人就敢称神医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张辰宇高声讥讽,试图败坏苏锦的名声。
然而,苏锦没有退缩。她知道,名声是她在古代立足的基础。她需要功德点来升级系统、兑换物品,而功德点来自于成功救治更多的人,传播正确的医学知识。
她决定主动出击。在城里官府组织的几次义诊中,苏锦主动参与。仁和堂的张辰宇也在场。义诊吸引了大量病人,其中不乏一些疑难杂症。
一次义诊中,来了一个被怪病缠身的妇人,全身浮肿,腹部胀大如鼓,气息奄奄。之前的几个大夫都束手无策,张辰宇也只能摇头叹息,说是水蛊,难治。
苏锦上前,系统扫描立刻给出诊断:肝硬化晚期,伴随腹腔积液、门脉高压。这是现代医学的诊断,但在古代,这确实像水蛊。系统同时给出了治疗方案:利水、活血、支持治疗,以及更关键的——需要排除是否存在寄生虫感染(如血吸虫病,古代常见病因之一)。
苏锦仔细检查妇人的皮肤和脉象,结合系统分析,她怀疑是寄生虫引起的肝损伤。她开出了一剂药方,里面包含了几味驱虫和利水的药材,并在用量和配伍上进行了微调,这同样是系统给出的最优方案。
张辰宇在旁边看着,不屑地撇嘴:驱虫这种水蛊岂是区区驱虫药能治的!简直是贻笑大方!
苏锦平静地回应:病有千种万种,医者当探究病因,而非轻易断言不治。这位夫人气血凝滞、水湿内停,或有虫邪入体,活血利水辅以驱邪,乃是对症之法。她巧妙地将现代医学的病理和治疗思路,用古代医学的语言包装起来。
妇人家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抓药去了。三天后,妇人家人再次出现在苏药堂,带来的消息震惊了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