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那她这种欺骗大众、恶意碰瓷的行为难道就不该曝光
主编沉思片刻。
你最好再调查一下,等证据链完整了我再考虑。
我听从主编的建议,开始暗中调查吴英桂的社交圈子。
通过一些关系,我来到了她的老家。
3
据她的亲戚说,吴英桂已经是个惯犯了。
她的背后是一个小团队在运作,其业务十分繁杂。
医闹算是他的核心产业,她没事儿的时候就去医院蹲点。
一旦有病人不幸离世,吴英桂一行人便如饿狼般冲进去。
在病房里哭天喊地,制造混乱,向医院勒索巨额赔偿。
有时候他们悄悄潜入超市,往食物里偷偷塞入异物。
随后装作消费者索赔天价的精神损失费和医药费。
有一次他们更是胆大。
吴英桂在飞机上佯装发病,最终迫使航班返航。
结果刚下飞机,吴英桂就立马变了脸。
开始朝航空公司狮子大开口索要赔偿。
此外,吴英桂还开发了一款名为维权宝的应用。
在这个应用上面,用户可以对网购的商品申请仅退款。
从在餐厅卫生安全问题索赔,到在商场投诉服务补偿。
各种闹事项目一应俱全,并且按照闹事难度明码标价。
吴桂英仅凭这应用软件,几乎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
事后,他们还有专门运营短视频的团队。
他们精心设计剧情,利用吴英桂在网上的人气来引发关注。
最后再通过公司补偿和粉丝打赏从中获取利益。
我从吴英桂老乡的口中打听到了她女儿住院的地址。
透过单人病房门口的小窗,虽然绷带缠着脸。
但是依稀能看见躺在病床上的人正吃着哈根达斯。
想到新闻报道上那个浑身打满石膏的形象。
我十分确定这是她为了摆脱高铁上的困境而编造的谎言。
她的女儿虽然绑着石膏,但举止完全不像一个病人。
拍下了几张照片,作为又一有利的证据。
就在我以为掌握了足够证据,可以将她真面目公之于众时。
一双干枯的手搭在了我的肩上。
刚才拍的入迷,不知何时吴英桂竟出现在我的身后。
她一改往日在镜头前的泼辣模样,脸上堆满了笑容。
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威胁。
你就是在高铁上的那位记者吧,我记得你。
既然你都看见了,那我们不妨聊聊
我悄悄把相机的储存卡取了出来,尴尬地笑了笑。
我觉得我和你没什么聊的
记者同志,咱们都是聪明人,何必把事情做绝呢
你要是发了那篇报道,对你我都没有好处。
大家讨生活都不容易,不如交个朋友,有好处一起赚。
我冷冷地看着她。
吴女士,你这种行为已经违法了,公众现在需要得到真相。
吴英桂的脸瞬间拉了下来,咬牙切齿地说。
你这记者,怎么软硬不吃呢
我见识过很多记者,可他们都很喜欢跟我讲道理。
说完,她推开了病房门,找了块布把窗口挡的严严实实。
我站在医院的走廊,心中明白。
这场与吴英桂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