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明朝年间,霍山县一处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里,住着一户章姓人家。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家中积攒下几亩良田,虽称不上大富大贵,却也比寻常农户殷实几分。
家主章勇为人忠厚老实,娶了温柔贤淑的杨氏为妻,膝下育有一子名唤章子昂,正在学堂读书。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日子虽不奢华,却也温馨和睦,充满烟火气息。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章子昂十二岁那年,母亲杨氏突染重病。章子昂生性纯孝,章勇与妻子更是情深意笃,为了给杨氏治病,他们不惜变卖家中田产。但终究回天乏术,杨氏还是撒手人寰,只留下父子二人悲痛欲绝。
章勇难以承受丧妻之痛,一病不起。为了照顾父亲,章子昂无奈停学,扛起了家中的重担。他租种别人的田地,农闲时便上山砍柴、下河捕鱼,靠着辛苦劳作维持生计。虽然后来章勇的身体逐渐康复,却再也干不了重活,章家的日子也愈发贫寒。
眼看着儿子年过十六,却因家境贫寒无力娶妻,章勇整日愁眉不展,唉声叹气。一日晚饭时,章勇放下碗筷,语重心长地对章子昂说道:儿啊,早些年爹上山砍柴,曾救过一个名叫柳青的生意人。
他说自己是安庆府人,还让我日后若有难处,可去寻他帮忙。如今爹身体还算硬朗,你不妨去一趟安庆府。那安庆府是个繁华之地,柳青又是做生意的,说不定能给你安排个营生,总好过一辈子窝在这山沟沟里,没个出路。
章子昂面露难色,担忧地说道:爹,您一个人在家,我实在放心不下。再说,人家说不定只是随口一说,未必真心愿意我们去麻烦他。若真是诚心相助,这些年怎么从未见他来找过我们呢
章勇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劝说道:听爹的话,去一趟吧。就算那柳青不愿帮忙,你也能在安庆府找份差事。等挣了钱,也好娶房媳妇,延续我们章家的香火啊。
在父亲的再三劝说下,章子昂拗不过,只好收拾行囊。他带上干粮,又揣上仅有的几十文钱作为盘缠,依依不舍地辞别父亲,踏上了前往安庆府的路途。
一路上,章子昂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偏偏又遇上雨天,道路泥泞难行。历经五天的艰辛跋涉,他终于抵达了安庆府。
此时,他身上的干粮早已吃完,盘缠也花得一干二净。按照父亲所说的地址,他好不容易打听到柳青的住处,却得知柳青早在一年前就跟着在外做官的儿子搬走了。
举目无亲、身无分文的章子昂,为了生存,只能先想办法找份活计,否则连回家的路费都凑不出来。他想着自己念过书、识得字,找个店铺伙计的差事应该不难。
于是,他接连去了客栈、药铺、杂货铺、布庄等地方求职,可人家见他是外地人,又没有本地人作担保,担心他拿了店里的东西跑路,都不肯雇佣他。
无奈之下,章子昂只好来到货船码头,做起了搬运货物的苦力活。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对于出身农家、干惯了体力活的他来说,倒也能承受。
而且工钱每日结算,仔细一算,收入竟比在家乡时还要可观。章子昂寻思着,先在这里干一段时间,再做其他打算。
有一天,码头没什么活计。章子昂想着自己来安庆府已有一段日子,还未曾好好逛逛城里,便决定去城里走走。
安庆府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商铺林立,各种吃的、喝的、穿的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然而,每一样东西都需要花钱,章子昂摸摸空空如也的口袋,只舍得买了个烧饼。他找了个偏僻无人的角落,蹲下来准备填饱肚子。
就在这时,一条黄狗突然从旁边的小巷子里窜了出来。这条黄狗一条腿似乎断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它来到章子昂跟前,睁着一双可怜巴巴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手中的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