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必须孝敬张景惠的那一部分之后,他接管的琛尚甫的全部买卖,就成了他俩的。岳玉琪起初是犹豫的,但在这巨大利益面前,哪里还经得住秦学的反反复复嘚啵,一咬牙,竟然同意了。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事办成了,兄弟算算这里头的利就啥都明白了!秦学道。
啥也不说了,干!岳玉琪端起酒杯,一扬脖,嗞溜一口,将酒干了。
这事要办成,离不开张景惠的亲兵卫队,而卫队长是岳玉琪的堂兄岳祥明。张景惠的这支亲兵卫队,可以说是岳祥明一手组建并亲自训练调教的。人不多,统共一百二十人,但个个是精英,双手打枪,弹无虚发。其中约三分之二是从原被招安的土匪中挑选出的,枪法好,身手矫健,同时头脑相对比较灵光的。剩下的三分之一是原各地镖局的镖师,以及监狱大牢里身怀各种绝技的犯人。岳祥明能把这样的一群人调教得服服贴贴确实非常不简单。并且这支卫队在绝对孝忠张景惠的同时,只听命于岳祥明一人。这就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了。其实岳祥明这种人跟秦学非常相似,都属于某一方面的鬼才。不论对于琛尚甫还是张景惠来说,都是握在手里的一柄双刃剑,既能杀敌,也能伤己。既能帮着办大事,也能悄没声的毁了你。关键取决于这种人从娘胎里带来的胎品,不求大善,至少不能是极恶。
据说当时全东北的土匪所据的大大小小山头大概有一千多个,其中最大的是五个,即勃利的孙荣久,宽甸的谢文东,牡丹江的张乐山,依兰的李华堂,通沟的张雨新。当然关于土匪山头的大小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能登上大土匪榜单的实力应该都不算差。这些实力太强的山头秦学先摆在一边备用,他先要用于作文章的是那些中等实力,但又曾经犯过一些大案,有一定知名度的山头。这样的一些山头土匪擅长于异地流蹿犯事,事先派人踩点,瞄好之后,快马长途奔袭,抢完杀完迅速离开。干得漂亮的,往往不留痕迹,但也有不少行动不那么利索的,就会留下把柄,让人知道是某某山头犯的事。
秦学的系列行动安排在深秋季节。那天午后,本溪湖老秃顶山山道上走过来一支商队,二十多辆马车,每辆车上都堆码得像小山似的。上盖篷布,绳子捆扎得结结实实。每辆车头都插着个小旗,上书一个琛字。过路的都知道,这是奉天琛家的商队。车上装的都是刚收上来的生貉皮,显然是要拉回奉天琛家的场子里做脱脂、浸酸、鞣制等处理,然后出售。跟普通商队不一样的是,琛家的商队除了赶车的把式,以及一二十个端着家伙的护卫跟随外,商队后头往往还跟着五六个或七八个官兵,也都正儿八经的穿着军装,扛着武器。这是张景惠的所谓护商部队,公开说明的目的就是防范土匪抢劫。由于关外世道太乱,加之又有俄日政府有目的的搅和,更是乱上加乱,一般的镖局镖师已对付不了,商家花钱聘请军队武装护商已是公开的行为。
商队正走着,刚刚进入大旱葱沟地界,就被突然从路两边林子里冲出来的一批蒙面人给围住了。还没等带队的问话,枪就响了。也就是十几分钟时间,商队所有的人员,连同后头护商的六名士兵,一个不剩,全部被杀。二十多车的货物,全部被一掳而空。抢劫方似乎手脚不那么利索,现场竟留下了两具尸体。奇怪的是,这两具尸体一个是背后中枪,另一个是侧面中枪。其中的一个,脖子上还挂着个小铜牌,上面刻了两个勾在一起的S型符号。事后当地负责侦查此案的官员宣称,这是天华山土匪的标识。
没几天,奉天的《东三省公报》、《东三省民报》、《醒时报》、《东北商工日报》、《晨报》、《东报》等都在显要位置刊登了这一消息。尤其是日资的《盛京时报》、《辽东新报》、《泰东日报》、《奉天新闻》、《关东报》更是连篇累牍的刊发重案追踪,认定这起血案的是受俄国人的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