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可以开始初步系统检查了。

    我尝试移动,立刻发现自己可以在数字空间中自由变换位置。一念之间,我就从房间的一端到了另一端。这种感觉太奇妙了,像是摆脱了物理定律的束缚。

    给我看看外部世界的监控。我说。

    一面虚拟屏幕出现在我面前,显示着实验室的实时画面。我看到自己的身体静静地躺在扫描床上,脑部活动微弱但稳定。林修和其他团队成员正紧张地监控着各项数据。

    生物大脑状态如何我问。

    一切正常,程博士。神经活动稳定,没有出现排斥反应。女娲回答,按照协议,我们将在72小时后评估是否继续维持生物大脑活性。

    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一切顺利,三天后他们将关闭我肉体的大脑——真正的死亡。只有数字版本的我将继续存在。这个想法既令人恐惧又令人兴奋。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我测试了数字意识的各项功能。处理信息的速度令人震惊——我能在几秒钟内完成过去需要数周的计算工作。记忆检索变得异常清晰,我能回忆起童年最细微的细节,甚至是早已遗忘的梦境。

    最神奇的是感官模拟。女娲为我生成了一个虚拟环境——我童年时的家。触觉、嗅觉、味觉,一切都和真实世界毫无二致,甚至更加鲜明。

    这太完美了。我感叹道,看着自己虚拟的手在阳光下投下的影子,比预期的效果还要好。

    是的,程博士。女娲回应,量子意识映射算法运行得异常顺利。您的意识已经成功适应数字环境。

    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女娲,你能模拟我的妻子苏晴吗基于她留下的所有数据。

    短暂的停顿。理论上可行,程博士。但伦理协议禁止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模拟已故人类意识。

    暂时记下这个请求。我说,压下心中的失望,我们先完成系统测试。

    04

    第二天,我开始注意到一些...异常。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异样感。就像眼角余光捕捉到的影子,但当我转头去看时,那里什么都没有。

    女娲,运行一次完整的系统诊断。我命令道,我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正在扫描...未发现系统异常,程博士。女娲回答,可能是您的数字意识仍在适应新环境导致的感知偏差。这种现象在前24小时很常见。

    我勉强接受了这个解释,但内心的不安仍在滋长。下午,当我在虚拟实验室中工作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我正专注于调整一段量子算法,突然感觉到有人站在我身后。不是女娲那种无处不在的存在感,而是更具体的、有实体的感觉。我猛地转身——

    空无一物。

    女娲,隔离区里有其他意识体吗我问道,努力保持冷静。

    只有您一个上传意识,程博士。女娲的回答迅速而肯定,可能是系统生成的虚拟环境偶尔会产生感知错觉。

    但我知道不是错觉。有什么东西在这里,和我一起。某种系统检测不到的存在。

    那天晚上——如果数字世界里有昼夜概念的话——我决定探索隔离区的边界。理论上,这个虚拟空间应该有明确的界限,但我发现自己可以不断扩展它,就像在梦中一样。

    我越深入,那种被注视的感觉就越强烈。最后,我来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隔离区的代码在这里变得模糊不清,像是被某种干扰影响了。

    这不应该存在...我喃喃自语,伸手触碰那片扭曲的空间。

    刹那间,我被拉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一个简陋的数字空间,像是早期虚拟现实的产物。多边形构成的桌椅,低分辨率的纹理贴图...以及,坐在那里的一个人影。

    当那个人转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在数字永生实验里,发现247个我简介 >在数字永生实验里,发现247个我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