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岁岁大喊一声爹,拔腿冲进金銮殿。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庄严肃穆的朝堂瞬间炸开了锅。文武百官们纷纷转头,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个冒失闯入的孩子。
龙椅上的皇帝原本正听着大臣们奏报国事,被这声爹惊得手中的玉笏差点滑落。他定睛一看,发现竟是自己那调皮捣蛋的小女儿岁岁。平日里,岁岁最是活泼好动,宫里的规矩对她来说就像蛛丝,总被她轻易挣脱。
岁岁,不得无礼!皇后在殿外匆匆赶来,脸上满是焦急与尴尬。她本带着岁岁在后宫玩耍,一不留神,这小丫头竟不知从哪听闻皇帝在朝堂议事,便撒欢似的跑了过来。
岁岁却不管这些,她红扑扑的小脸上满是兴奋,径直跑到皇帝跟前,举起手中的纸鸢,大声说道:爹,您看,这是岁岁自己糊的纸鸢,可好看啦!原来,岁岁今日在御花园和宫女们一起糊了个纸鸢,满心欢喜地想第一时间给皇帝展示。
大臣们面面相觑,有的忍不住偷笑,有的则面露无奈。毕竟在这庄重的朝堂之上,这样的场景实在是百年难遇。皇帝看着女儿天真无邪的模样,原本严肃的面容也不禁缓和下来,眼中满是宠溺。
哈哈,岁岁真是心灵手巧。不过朝堂之上,乃是商议国事之地,以后可不能这么任性了。皇帝笑着摸了摸岁岁的头。
这时,一位老臣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小公主天真烂漫,虽冲撞了朝堂,却也为这严肃之地添了几分生气。想来也是陛下平日教导有方,才使得小公主如此活泼可爱。其他大臣们纷纷附和,一场小小的风波就此化解。
皇帝看着懂事的大臣们,又看看怀中抱着纸鸢的岁岁,爽朗地笑了起来,原本有些沉闷的朝堂,此刻也多了几分温馨的氛围。
在这温馨的氛围中,一位年轻的大臣出列,此人正是新晋状元郎许言。他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眼神中透着聪慧与坚毅。许言恭敬地向皇帝行礼后说道:陛下,小公主的天真活泼让朝堂充满生机,此乃祥瑞之兆。而这纸鸢,在民间亦是深受百姓喜爱的玩物,若能将其与民生联系,或可成为促进经济之契机。
皇帝听闻,饶有兴趣地看向许言:哦爱卿详细说说。
许言有条不紊地说道:陛下,纸鸢制作工艺并不复杂,若能组织民间巧匠批量制作,再通过商队运往各地售卖,不仅能增加百姓收入,还可促进各地贸易往来。而且,纸鸢放飞需空旷之地,这也能带动城郊等地的人气,刺激周边餐饮、娱乐等行业发展。
皇帝微微点头,觉得此计甚妙:许爱卿所言极是,此事便交由你负责,与工部、户部协同办理,务必让这纸鸢成为利国利民之物。
臣遵旨!许言领命退下。
岁岁听闻自己的纸鸢竟能有如此大作用,大眼睛里满是惊喜与自豪:爹,岁岁也能帮到大家啦!
皇帝笑着点头:是啊,岁岁帮了大忙。
皇后在一旁看着这一幕,欣慰地笑了:陛下,岁岁如此聪慧,不如为她找个师傅,教她些学问,也免得她整日只知道玩耍。
皇帝思索片刻:皇后所言有理,只是这师傅人选……
这时,一直未开口的丞相站了出来:陛下,臣举荐一人。礼部侍郎林渊,此人饱读诗书,才高八斗,且为人正直,最是适合教导小公主。
皇帝听闻,觉得林渊确实是个人选,便点头应下:好,那就让林渊担任岁岁的师傅,明日便进宫授课。
岁岁一听要念书,小嘴立刻嘟了起来:爹,念书好无趣,岁岁不想念书。
皇帝板起脸佯装严肃:岁岁,你如今也不小了,需得学些知识道理,日后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之人。况且,学了知识,你便能想出更多帮助百姓的法子,不是吗
岁岁歪着头想了想,觉得皇帝说得似乎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