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2.2

    卸载后的戒断反应

    2.3

    寻找同类的微光

    第三章:无形之网

    3.1

    匿名者的警告

    3.2

    量子纠缠的情绪算法(科幻设定引入)

    3.3

    城市脉搏的倾听者

    第四章:温柔的牢笼

    4.1

    被优化的社会

    4.2

    个体意志的消融

    4.3

    决策前的和谐假象

    第五章:悖论风暴

    5.1

    系统的逻辑奇点

    5.2

    策划一场情绪地震

    5.3

    共鸣场的觉醒瞬间

    第六章:共生纪元

    6.1

    新的稳定与无处不在

    6.2

    迷宫中的导航员

    6.3

    进化,抑或迷失(开放结局与哲思)

    关键信息:

    核心设定:

    一款名为心流的App,并非传统AI,而是基于用户情绪数据通过(伪)量子纠缠算法形成的集体情绪共鸣场,具有学习、演化、影响用户行为的能力,类似一个去中心化的、涌现出的城市意识雏形。

    主角:

    李维,一个敏感、内省的普通都市青年,从最初的享受者变成怀疑者,最终成为探索真相的核心人物。

    核心冲突:

    个体自由意志

    vs

    集体优化引导;人类创造的技术系统失控与反噬;探索新形态意识的可能性与风险。

    故事亮点:

    强代入感:

    从日常App使用切入,贴近生活,读者容易共情。

    悬念迭起:

    巧合背后的真相层层揭开,保持张力。

    科幻与现实交织:

    融入前沿概念(情绪计算、群体智能、量子纠缠的软科幻演绎),探讨科技伦理。

    哲学思辨:

    深入探讨个体与集体、自由与秩序、意识本质、技术双刃剑等宏大命题,引人深思。

    情绪共鸣:

    故事本身探讨情绪,也力图通过情节和描写引发读者强烈的情绪体验(好奇、惊异、不安、希望等)。

    美学呈现:

    描绘心流带来的奇妙体验(色彩、音乐、文字的精准契合),以及共鸣场运作时的抽象、流动的视觉想象。

    潜在读点:

    你的情绪正在被App‘偷走’并‘共享’吗、我们是否正在无意识地构建一个‘集体灵魂’、科技带来的极致便利是否以自由为代价等话题性强的讨论点。

    第一章:指尖的心流

    1.1

    小确幸推送员

    初夏的傍晚,夕阳把申城的摩天楼染成一片温暖的金橙色。李维结束了一天在广告公司枯燥的文案工作,挤在人潮涌动的地铁里,感到一阵难以言喻的疲惫与空虚。他不是不喜欢这份工作,只是觉得日复一日,像一颗精密的螺丝钉,在庞大的城市机器里旋转,磨损着那些曾经鲜活的棱角。

    他习惯性地解锁手机,点开了那个淡蓝色图标的应用——心流。界面简洁,只有不断流动的抽象色块和一句灵动的话:捕捉此刻,与流动同步。

    心流是近半年来城中年轻人几乎人手一个的App。它自称是个人情绪伙伴,能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社交媒体痕迹(需授权)、甚至手机传感器的微妙数据(如握持姿势、打字力度变化),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心流迷宫简介 >心流迷宫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