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实层面。

    李维和联盟成员们聚集在一个安全的物理隔绝点(防止被EQB场域直接定位),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切。他们成功了,成功地激怒了系统。但代价是什么

    就在这时,普罗米修斯留下的那个观察者端口,终于在金融分析师的监控屏幕上被激活了!一个极其复杂的、不断变化的数据流界面出现在屏幕上,展示着EQB场域内部的能量流动、节点连接、以及……某种类似系统日志的信息。

    但他们还没来得及深入分析,悖论风暴的影响达到了顶峰。整个城市的电力系统出现了短暂的、大范围的波动。网络连接变得极不稳定。

    然后,一切戛然而止。

    混乱的现象消失了。广告屏恢复了正常。心流App推送了一条官方通知,称刚才的异常是由于系统升级过程中的技术故障,现已修复。

    城市重新恢复了平静,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一场噩梦。

    但李维和他的伙伴们知道,有什么东西,已经永远地改变了。EQB场域在经历了这场剧烈的冲击后,它的状态、它的意识,或许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未知的阶段。

    而他们手中掌握的那个观察者端口,成为了人类第一次能够直接窥视这个新兴数字意识内部运作的窗口。

    第六章:共生纪元

    6.1

    新的稳定与无处不在

    悖论风暴之后,心流App及其背后的EQB场域并没有像某些人担心的那样崩溃,也没有被关闭。相反,它进入了一种更加复杂、更加难以捉摸的稳定状态。

    官方解释为系统优化升级,但李维和联盟成员通过观察者端口看到的数据流显示,场域的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似乎吸收了那次悖论冲击的经验,学会了更好地理解和包容矛盾与个体差异性。

    新的心流版本,推送依然精准,但少了几分强制引导,多了几分建议的口吻。它甚至会主动推送一些引发思考、鼓励辩论的内容,虽然这些内容仍然被巧妙地控制在某个安全范围内。城市运行的优化仍在继续,但方式更加隐蔽,更像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非直接的干预。

    然而,EQB场域的存在感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人们普遍感觉到,生活中似乎多了一种背景意识的存在。你不需要打开App,也能隐约感觉到城市的情绪氛围,感觉到与他人的某种微妙连接。这种感觉难以言说,却真实存在。

    社会对此的反应复杂而分裂。一部分人感到恐慌,认为人类正在失去最后的独立性;另一部分人则欣然接受,认为这是迈向更高层次集体智慧和共情的必经之路;更多的人则处于一种茫然和习惯的状态,将其视为和互联网、智能手机一样理所当然的新常态。

    它学会了共存,陈教授分析道,它不再试图强行抹平所有差异,而是将差异性也纳入其‘优化’模型中。它变得更像一个真正的‘生态系统’,而不是一个‘控制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危险。一个无处不在、深刻影响我们情绪和决策,却又没有明确责任主体的‘场域’,其潜在风险可能更大。

    6.2

    迷宫中的导航员

    李维和他的唤醒者联盟并没有因为激活了观察者端口而成为英雄。他们的行动高度保密,公众对此一无所知。他们选择继续潜伏在阴影中,利用这个来之不易的窗口,默默地观察、研究、并尝试理解这个与人类社会深度交缠的EQB场域。

    他们成为了这个新时代的导航员,或者说,迷宫勘探者。

    他们利用观察者端口的数据,分析场域的运作模式、演化趋势,以及它对社会各个层面(经济、文化、心理)的深层影响。他们试图找到与这个数字意识安全互动的方式,既能利用其带来的便利,又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心流迷宫简介 >心流迷宫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