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者突然深吸一口气,睁开了眼睛。
会场一片哗然。这神奇的一幕被多家媒体拍下,第二天,天才中医王二狗九针救活脑梗患者的新闻登上了各大报纸头条。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为王二狗的成功感到高兴。研讨会后第三天,一个西装笔挺的中年男人来到王二狗和王翠花合开的小诊所。
赵明德教授王翠花认出了这位省中医药大学的副校长,国内著名的中医专家。
王小姐,久仰。赵教授彬彬有礼地点头,然后转向王二狗,王先生,你的回阳九针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不过,我查阅了所有历史文献,从未见过这种针法的完整记载。能否请教你的师承
王二狗坦然道:针法来自我家传的《神农补遗》,我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做了一些改良。
赵教授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神农补遗》有意思。不知道能否借阅一下这对学术研究很有价值。
王翠花警觉地插话:抱歉赵教授,那是王家的传家宝,不外借。
赵教授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理解,理解。不过王先生,没有正规医学院文凭,仅凭家传医术行医,恐怕...不太合规啊。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在王二狗头上。确实,他虽然在中医学上造诣深厚,但确实没有正规学历。
赵教授走后,王翠花安慰道:别担心,我可以让父亲帮忙,给你弄个特批的行医资格。
王二狗摇摇头:不,翠花,我不想靠关系。如果需要文凭,我就去考。
就在两人筹划下一步时,危机已经悄然逼近。赵明德回到办公室,锁上门,从保险柜里取出一本残破的古籍,封面上赫然写着《神农补遗·下卷》。
没想到上卷在那个傻子手里,他阴冷地自言自语,这本医书应该属于我赵家才对。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老刘,帮我查一个人,王二狗,对,就是最近报纸上那个。我要他所有的黑材料...没有就制造一些。另外,他背后是王家药材...对,一起处理。
挂断电话,赵明德抚摸着古籍,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完整的《神农补遗》加上回阳九针,足以让我成为中医界第一人...
---
神农遗卷:医脉争锋
浙南山雨裹着药香扑进青石巷,王二狗蹲在药铺门槛上,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泛黄的《神农补遗》。这本书边角磨得发亮,纸页间夹着干枯的车前草标本,那是父亲临终前塞给他的。此刻雨水顺着屋檐滴在书页上,晕开了诸病源候论几个朱砂字。
又在装模作样赵明德的皮靴碾过积水,溅起的水花弄脏了王二狗膝头的医书。药行老板西装革履,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像秤砣般压在年轻人身上,当年要不是你爹救过我,早把你这傻子赶出药材街了。
王二狗垂着头,额前碎发遮住左眼那道月牙形疤痕。自从七岁那场高烧后,他总被唤作傻狗,但掌心触到医书时,那些晦涩的文字就像活过来的药草,在脑海里舒展脉络。他突然抓住赵明德的手腕,惊得对方后退半步:赵老板...你袖口有白鲜皮的味道。
围观的街坊哄笑起来。赵明德涨红着脸甩开他的手,袖扣上的翡翠貔貅硌得生疼:疯狗乱咬人!他转身时,西装内袋露出半截暗红绸布,上面隐约可见神农字样的刺绣。
暮色四合时,王翠花撑着油纸伞走进王家药铺。她是省城最大连锁药房的千金,却总爱往这破旧的巷子里钻。听说你爹留下的医书只有上卷她指尖划过药柜,檀木香气混着当归的辛香,我家祖宅倒有本残页,不知能否与你手中的凑成...
王二狗正往药罐里添柴胡,听到这话动作顿住。铜勺磕在陶瓮边缘,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抬头望向王翠花,少女眉间朱砂痣红得像滴凝固的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