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改变命运。
张昊抬起头,惊讶地看着周晓阳。
我家条件不好,我爸一辈子在工厂打工,就希望我能考上好大学。周晓阳继续说,声音有些哽咽,所以我...可能有时候太在意学习了。
两个少年在昏暗的教室里相对无言,却第一次真正看见了对方。
明天周末,我们三个一起准备辩论赛吧。张昊突然说,我知道一家安静的咖啡馆。
周晓阳点点头:好。
离开学校时,张昊突然问:你每天走路回家
嗯。
我送你吧,反正顺路。这次张昊没给周晓阳拒绝的机会,已经拦下了一辆出租车。
第五章
周末的咖啡馆里,三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出奇地顺利。张昊带来了几本关于演讲技巧的书;林小满整理了详细的论点论据;周晓阳则负责逻辑框架和反驳预判。
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论证,周晓阳在白板上写着,个人成长、社会贡献和精神价值。
没错!林小满兴奋地补充,而且每个层面都要有具体案例支撑。
张昊突然说:我想到一个点子——我们可以用青春不是用来交换未来的筹码作为核心观点,挑战那种现在吃苦将来享福的传统观念。
周晓阳惊讶地看着他:这个角度很新颖,但风险也大。
辩论不就是要有冲击力吗张昊反问,安全牌谁都会打。
林小满拍手赞同:我喜欢这个!青春就应该勇敢发声!
看着两人兴奋的样子,周晓阳突然意识到,也许自己一直以来太保守了。青春不正是应该敢于尝试、不怕失败吗
好,我们就用这个核心观点。他最终同意了,但需要严谨的逻辑支撑。
三人热烈地讨论着,时间过得飞快。咖啡馆的灯光渐渐亮起,照在三个年轻人的脸上,映出他们眼中的光芒。
我们下周每天放学后都练习吧,临走时林小满说,初赛前一定要配合默契。
张昊点点头:我没问题。他看向周晓阳,你呢,学霸
周晓阳微微一笑:我也没问题。
走出咖啡馆,夕阳西下,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他们站在十字路口,各自朝着不同方向回家,却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短暂地走在了一起。
周晓阳看着张昊和林小满离去的背影,第一次感到,高三这一年,也许不会像他想象的那样孤独和单调。
青春就像这个十字路口,充满了无限可能。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第六章
辩论赛前的最后一周,三人几乎每天放学后都留在学校练习。周晓阳惊讶地发现,张昊的参与度越来越高,甚至主动承担了一辩的重任。
周三下午,他们在空教室里进行模拟辩论。林小满扮演反方,周晓阳计时,张昊则站在讲台上,神采飞扬地阐述观点。
青春不是用来交换未来的筹码!张昊的声音铿锵有力,如果我们在最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年纪,不敢追求内心真正的渴望,那么当我们成功的那一天,可能已经忘记了什么是真正的自己!
周晓阳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张昊站在阳光里的样子,与平日里那个玩世不恭的富二代判若两人。他的眼睛发亮,手势自然有力,整个教室仿佛都被他的热情点燃。
太棒了!模拟结束,林小满激动地鼓掌,张昊,你简直是个演讲天才!
张昊挠了挠头,难得地有些不好意思:还行吧,就是随便说说。
不,真的很出色。周晓阳推了推眼镜,诚实地评价,情感饱满,论点鲜明,只是有些地方逻辑衔接可以再严谨些。
那正好,逻辑是你的强项。张昊跳下讲台,拍了拍周晓阳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