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龙纹匣
春夜的北平城裹着层青灰色的雾霭,白家祖宅的铜门环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白守礼将金丝楠木匣锁进檀木柜,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阴影。贝勒府舆图上那些朱红符号像蛰伏的蜈蚣,在他眼前不断扭曲变形,搅得他辗转难眠。
三日后,白守礼带着族中三名工匠踏入佟佳氏的九进四合院。垂花门的彩绘斑驳剥落,露出底下若隐若现的星象图,门簪上的寿桃纹竟被人用朱砂涂成了诡异的血红色。“白师傅,这宅子里的槐树都泛着铁锈味。”最年长的工匠王伯捏着罗盘,指针在天池内疯狂打转。
正房屋顶的琉璃瓦积着厚厚的青苔,白守礼踩着木梯爬上梁架。腐木的气息扑面而来,梁枋间垂落的蛛网裹着几缕枯黄的发丝。他手持油灯仔细查看,突然发现一处雀替的云纹雕刻比别处深了半寸。指尖刚触到凹陷处,整根横梁竟缓缓翻转,露出暗格里的鎏金密码盒。
密码盒约巴掌大小,盒面錾刻的五爪金龙栩栩如生,龙鳞的排列却透着古怪。白守礼翻开随身带着的《营造法式》,卷八“小木作制度”的页码竟与龙鳞的纹路完全吻合。他按图索骥,将龙爪上的七颗珍珠依次旋转,密码盒发出清脆的“咔嗒”声。
盒内铺着层天鹅绒,躺着个巴掌长的黄铜六分仪。白守礼瞳孔骤缩——这是德国蔡司厂1905年生产的精密仪器,在当时的中国极为罕见。六分仪的镜片刻着“19111010”字样,正是武昌起义爆发的日子。他举起六分仪,透过观测孔望去,视线竟笔直穿过雕花窗棂,精准锁定院中古槐的,与他在梁上发现的密码盒龙纹如出一辙。
“原来从一开始,这就是个圈套。”白守礼将照片塞进口袋,突然听见房梁上传来细微的脚步声。他抄起墨斗往后退了两步,墨线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头顶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伴随着金属摩擦的声响,仿佛有什么人正倒挂在梁上窥视着他。
“谁!”白守礼猛地甩出墨线,却只缠住片衣角。那人动作极快,眨眼间消失在黑暗中。白守礼追至窗边,只见院中古槐下站着个身披黑袍的身影,手中举着与他一模一样的六分仪,镜筒正对准月亮。
“浑天仪现世之日,便是地脉觉醒之时”黑袍人口中念念有词,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地底传来。白守礼想要追上去,却发现双脚像被钉住般动弹不得。低头一看,不知何时,地面竟生出无数藤蔓缠住他的脚踝,藤蔓上长记尖刺,渗着黑色毒液。
他强忍着剧痛掏出匕首割断藤蔓,等再抬头时,黑袍人已消失不见。古槐第三枝桠上,不知何时挂着个铃铛,在夜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声音里竟夹杂着孩童的笑声。白守礼握紧六分仪,他知道,这座九进四合院的秘密,远比他想象的更加错综复杂,而自已,已然深陷其中,无法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