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漕运迷局起风波
秋阳透过刑房狭小的窗棂,在林缚案头投下一方斜斜的光斑。他正对着记桌漕运卷宗凝神细看,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留下一道淡淡的汗渍。万通号的运输记录被他用朱砂笔圈得密密麻麻,那些反复出现的船名"顺风号"、"破浪号"像一个个墨点,在泛黄的纸页上晕染出可疑的轨迹。
"林缚,歇会儿吧,眼看都未时了。"李默端着一碗热茶放在他手边,苍老的脸上带着担忧,"周显那边已经放出话来,说我们御史台插手户部事务,怕是要动真格了。"
林缚抬起头,揉了揉发酸的眼睛。连日熬夜让他眼下添了青影,嘴唇也有些干裂,但眼神却依旧锐利。"李主事,我刚发现个要紧事——"他指着卷宗里一条不起眼的批注,"去年七月,顺风号从杭州运粮到京城,申报损耗三十石,可沿途三个关卡的验货记录加起来,损耗只有七石。"
李默凑近细看,眉头渐渐拧成疙瘩。漕运损耗本是常事,但三十石与七石的差距,足以让老吏员嗅到阴谋的味道。"这中间二十三日的行程里,船在哪儿停过?"
"查了沿途所有码头,"林缚翻开另一叠记录,声音因激动而微颤,"七月十五到七月廿七,顺风号根本没在任何官方码头停靠。可它的航行日志却记着每日行船里程,这中间足足十二日,船像是凭空消失了。"
窗外突然刮过一阵风,卷起地上的纸页。林缚下意识按住卷宗,却瞥见王康鬼鬼祟祟地站在刑房门口,见他看来,又慌忙转身走开。
"周显的人已经盯上你了。"李默叹了口气,声音压得极低,"方才我去主簿房,看见钱明在跟周显的幕僚说话。你查得太急,露出的线头太多了。"
林缚沉默片刻,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热茶烫得他舌尖发麻,却让混沌的脑子清醒了些。他想起家乡墨溪河里的鱼,越是挣扎的猎物,越容易被渔网缠住——如今他像那条鱼,而周显的网正在收紧。
"李主事,"他放下茶碗,指尖在桌沿轻轻敲击,"万通号的船工花名册,能不能再给我看看?"
李默从柜中取出一本厚厚的册子。林缚翻到"顺风号"那一页,目光扫过船工姓名,突然停在一个名字上——"水生"。这名字太普通,普通到像扔进河里的石子,但后面标注的籍贯却让他心头一震:秀水县,墨溪村。
"水生"林缚喃喃自语,指尖微微发抖。这个名字像一根细针,刺破了记忆的帷幕。他想起邻村那个总在码头帮工的少年,跛着一条腿,说话有些结巴,去年夏天突然就没了踪影。
"怎么了?"李默察觉他的异样。
"没什么。"林缚合上花名册,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不能告诉任何人,这个可能死于非命的船工,曾在他饿肚子时给过他半块红薯。"我想出去走走,透透气。"
京城的午后有些燥热。林缚漫无目的地走在御史台后的小巷里,青石板路被晒得发烫。他路过一家绸缎庄,突然听见里面传来熟悉的声音——是钱明在跟人说话,语气谄媚:"周侍郎放心,那林缚就是个愣头青,等他查到关键处,小的自有办法让他查不下去"
林缚猛地停住脚步,躲在墙角。阳光透过绸缎庄的雕花窗棂,将钱明肥胖的影子投在地上,像一只蠕动的蛆虫。
"侍郎说了,只要这事办妥,你就能调去户部当主事。"另一个声音响起,带着金属般的冷硬,"还有那个李默,老东西不识抬举,也该让他醒醒盹了。"
林缚悄悄退后,心脏像被一只手攥紧。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漕运案的卷宗总是莫名其妙地丢失,为什么他刚查到关键处就会出错——原来敌人早已在身边。
回到刑房时,李默正对着一份公文发呆。"方才主簿房来文,"老吏员的声音有些沙哑,"说漕运案证据不足,让我们即刻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