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一章

    尘封的照片

    档案室的灰尘在阳光下飞舞,像无数微小的灵魂在空气中游荡。我——石开,沧海市公安局首席法医师,轻轻拂去棕色档案盒上二十年的积尘。盒盖上烫金的沧海卫校法医实验班1998届字样已经褪色,却依然刺痛我的眼睛。

    真的要搞这个纪念册吗我的助手小王站在梯子上,从顶层架子上又搬下一摞资料。

    二十周年了,应该的。我听见自己的声音有些干涩,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档案盒边缘一道奇怪的划痕——那是我二十年前用解剖刀不小心留下的。

    打开盒子,熟悉的霉味扑面而来。班级合影、成绩单、实习报告……记忆如潮水般涌来。1998年,全国第一所中专法医专业,我们那批学生被称为死亡班,因为开学第一周就遇上了命案。

    我的手指突然停住。在一叠照片最下方,藏着一张被对折过的集体照。照片背面用褪色的蓝墨水写着:他知道真相。0913-2711。

    心跳骤然加速。这字迹我太熟悉了——林小曼,班上唯一没毕业的同学。或者说,班上第一个死者。

    师父,您脸色不太好。小王担忧地看着我。

    没事,灰尘过敏。我勉强笑了笑,将那张照片悄悄塞进西装内袋。0913-2711,这组数字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

    第二章

    死亡迎新夜

    1998年9月13日,沧海卫校。

    十七岁的我拖着行李站在校门口,望着全国首届中专法医实验班的横幅,既兴奋又忐忑。父亲是县里唯一的验尸官,从小我就习惯了尸体和死亡,但真正要系统学习法医知识,还是让我心跳加速。

    你就是石开一个戴黑框眼镜的女生走过来,我是班长苏雯,宿舍在二楼207,你是第三个到的。

    宿舍里已经有两个男生。高个子叫陈宇,公安子弟,说话带着京腔;矮胖的叫张大山,农村考来的,憨厚朴实。我们刚交换完名字,门口就传来一个清冷的女声:

    请问,这里是法医班男生宿舍吗

    回头看见一个穿白裙子的女生站在门口,乌黑的长发垂到腰间,手里捧着一本《法医病理学》。阳光从她身后照进来,给她镀上一层金边,美得不像是来学解剖尸体的。

    林小曼苏雯皱眉,女生宿舍在对面楼。

    我知道。林小曼走进来,径直来到我面前,石开,我读过你父亲在《法医杂志》上发表的《农村非正常死亡勘验技巧》。

    我愣住了。父亲那篇文章发表在一个小众期刊上,没想到会有人注意。

    你、你好。我结结巴巴地说,闻到她身上有种奇特的味道——福尔马林混合着某种草药香。

    小曼!别乱跑!一个中年男声从走廊传来。随后出现的是我们的班主任李教授,法医界权威,曾参与过多起大案要案的侦破。他额头上有道疤,据说是与一个连环杀手搏斗时留下的。

    李老师。林小曼乖巧地退到一旁,但我注意到她迅速将一张纸条塞进了我的笔记本。

    李教授扫视我们四人:晚上七点教学楼开会,别迟到。说完便带着林小曼离开了。

    等他们走远,我打开那张纸条,上面写着:后山实验楼,今晚十点,单独来。关乎生死。

    谁的情书啊陈宇凑过来想看,我迅速合上笔记本。

    那天晚上的班会很简短,李教授严肃地告诉我们法医是为死者言,为生者权的职业。我注意到林小曼没来参加。

    九点五十分,我借口上厕所溜出宿舍,向后山实验楼走去。秋夜的风已经有些凉,实验楼孤零零地立在山坡上,只有二楼一扇窗户亮着灯。

    推开生锈的铁门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白骨鉴证:1998法医档简介 >白骨鉴证:1998法医档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