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示地宫胶片时,旁听席传来压抑的啜泣。苏瑶看着被告席上的陈立远,突然想起爷爷日记里的话:立远本性不坏,是槐树巷的阴影让他迷了路。

    下面请原告证人苏瑶女士发言。

    她走上证人席,目光落在展柜里的古画

    ——

    修复师特意保留了裙摆的血渍,却在旁边配上了爷爷的怀表、奶奶的银镯,以及父亲的验尸报告。

    这幅画不是诅咒,是三代人的接力信。

    苏瑶的声音在法庭回荡,1937

    年,我的奶奶用生命保护文物;1987

    年,爷爷用鲜血标记证据;2005

    年,父亲用死亡传递线索。而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要告诉所有人:文物会说话,真相永不沉默。

    休庭时,林晓递来一杯热茶:陈宇警官说,槐树巷老宅和地宫将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古画会在市博物馆展出。

    他指着窗外的槐树,树影在地面投出

    XH

    的形状,现在终于知道,XH

    是‘谢怀’,是‘槐园’,更是‘守护’。

    博物馆开幕那天,苏瑶站在古画前,看着画中女子的背影。讲解员正在向游客解释:画中女子的裙摆褶皱共

    19

    道,对应槐树巷

    19

    号的

    19

    级台阶;血渍的位置,正是地宫入口的坐标……

    姐姐,这个阿姨的脖子上也有红痣!

    稚嫩的声音响起,苏瑶低头,看见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指着她颈后,眼中满是好奇。

    因为她是槐园的守护者呀。

    林晓蹲下身,笑着掏出平板电脑,想听听画里的故事吗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奶奶……

    苏瑶望向展厅尽头,老周正和陈宇警官交谈,胸前的警徽闪着微光。母亲站在奶奶的银镯展柜前,指尖轻轻划过玻璃,仿佛在触碰从未谋面的亲人。

    手机震动,是文物局发来的短信:经鉴定,古画中的槐树图案与西郊工厂、槐园地宫的机关完全吻合,确认为

    1937

    年槐园少奶奶手绘原稿。

    附来的照片里,画轴背面的

    XH19870513

    被紫外线灯照亮,显现出隐藏的小字:瑶瑶,当你看到这些,爷爷已经变成槐树,永远守护着你。

    泪水模糊了视线,苏瑶却笑了。她知道,爷爷从未离开,他在画里,在槐树的年轮里,在每个守护真相的人心中。

    暮色降临,博物馆的灯光次第亮起,古画在暖光中显得格外温柔。画中女子的裙摆不再渗血,反而像是被月光镀上金边,她的发簪流苏轻轻扬起,仿佛在指引某个方向

    ——

    那里有槐树叶沙沙作响,有警笛声渐远,有三代人用血泪铺就的,通向光明的路。

    该走了。

    林晓轻轻碰了碰她的肩,老周说,地宫新发现了刻着‘谢怀文’的石碑,明天去看看

    苏瑶点头,最后看了眼画轴。画中女子的背影微微转身,嘴角似有若无的微笑,与记忆中奶奶照片里的神情重叠。她突然明白,所谓诅咒,不过是贪婪者的牢笼;而真正的传承,是像槐树那样,根须深扎大地,枝叶永远向着阳光。

    走出博物馆时,晚风带来槐花香。苏瑶摸着颈后的朱砂痣,知道这不是胎记,而是家族的勋章。她望向槐树巷方向,那里的老槐树正在夜色中舒展枝干,树影斑驳间,仿佛看见爷爷抱着画轴,父亲笑着挥手,奶奶转身微笑

    ——

    他们从未离开,只是化作了槐树的影子,永远守护着真相的重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古画秘事之暗影追凶简介 >古画秘事之暗影追凶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