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今天咱们讲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
翻着《十万个为什么》,陈嘉会给女儿讲起比萨斜塔上那个著名的实验。
你看,很重的东西,像这支铅笔啊,从桌子上掉下来,‘啪’的一声,就落到地上了。但是,你看这一片羽毛,那就慢悠悠地落下来,明显比铅笔落得慢。
是不是东西越重,就落得越快啊女儿抬着小脸,认真地问道。
古人也是这么猜测的。意大利有个科学家,叫作伽利略的,他却不这么认为。
他认为,重量不一样,如果没有空气阻力,落下来的速度是一样的。有一天,他把两个重量相差很大的铁球,从比萨斜塔的塔顶同时扔下来,结果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证明了重量不同,落下的速度是一样的。
不过呢,尽管落下的速度一样,但两个铁球蕴含的能量是不一样的。你可以想象一下,大小一样的乒乓球和铁球,落在沙地上,哪个球砸出来的坑会更深陈嘉会启发着。
肯定是铁球更深。小女儿点着头说,两个羊角辫也跟着一晃一晃。
对的,这就是因为铁球运动时蕴含的能量更大一些,这个能量也叫动能。
说完这句话,他心里突然闪过那一个陡坡,那个在江口的桃山路,和那一道钢筋水泥墩护栏。
这得多大的动能,才能撞断那些粗大的钢筋!
安顿好小孩,陈嘉会拿出几张打印纸,画了一个简图。他查了一下,就算普通的钢筋,抗拉强度也有三百牛顿每平方毫米。印象中,江边护栏连接水泥墩的至少有三根钢筋,每根有二十毫米左右的直径。轿车重量差不多一点六吨。假设车子冲断钢筋后残余二十公里的时速跌落山崖。
他拿着笔在纸上仔细地算了一个多小时。
综合各种因素,保守估计,撞击时的时速要在一百公里以上。
陈嘉会嘀咕了一下,不过是查个内幕交易,犯得着吗把车开得这么猛。
那个路面,那种灯光环境,他实在没法想象怎么能开到百公里时速。
不会是酒后开车吧……酒后开车吗他脑子里仔细地搜索着,总觉得遗漏了什么东西,他细细地回忆着。
他模糊的记忆中,始终觉得有什么事情被忽略了,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具体是什么。他安顿好小孩,开车上了高架桥,走进办公室。
他查了一下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是
9
月
28
日。
他翻出前两年的记事本,这一天记录着:黄浦区迎国庆汇报演出。他依稀记得那天晚上,武初阳曾经给他打过电话。
他打开电脑,开始查找手机通话记录。
9月
28
日晚上
9
点
58
分,接连着有两个呼入电话。第一个没有接听,间隔十几秒,第二个接听了。
他细细地回忆那天晚上,女儿幼儿园代表团参加了演出,当晚所有节目接近尾声的时候,是有电话进来,而剧院里是不允许接听电话的,他挂断了第一个电话,但一会儿又打了进来,他只能捂着手机接了下来。他想起当时的对话。
师哥,我这边得到一些重要的线索,应该有可以深挖的新闻调查。武初阳的声音有些兴奋。
小阳,我这边不方便,一会儿给你回过去。陈嘉会压低声音回答。
好的,那我们晚些聊。武初阳挂了电话。
他想起来了那段对话。由于陈嘉会对内幕交易调查不感兴趣,所以也没有特别在意。但那个时间点,武初阳如果是酒后通话口齿异常,陈嘉会肯定会有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