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老妇头发雪白,却肌肤清秀。虽是普通乡村妇人打扮,然而眉眼之间,自有一份清澈和庄严的气象,未见开口,便有一派威仪,万般慈祥。
那老妇开口说话,语音却如童声。她和少年具体有何分说,却不被外人所知。
据传此人从少年到壮年,一直在沪上重大工地中指挥施工,后来也参与了环球金融与上海中心的基础施工,从一个青葱少年,渐成专家栋梁。据传两楼地基施工,该专家已是顶层高管,有一段时间常常亲临现场,参与其中,令一些基层施工人员深感意外。
后来渐有传言,据说亘古年代,东海滩涂并不适合先民居住,更兼海潮泛滥,农耕常常徒劳无功。当年吴淞上游三位少年,分别名叫金塔、银剑、青龙,自吴淞江流域一路修堤筑坝,治理水患。
后期沿江而下,率众乡民在东海滩头勇斗海潮。因月圆之夜,潮头汹涌,三少年在中秋之夜化为巨石镇住潮头,方始守得一方水土,免除灾害,渐成良田。
后水利发达,堤坝多以混凝土筑成,三巨石渐渐不知所终。
而传闻这三块巨石,分别成了三座高楼的奠基之石。三少年有勇、有谋、有力,仁、义、智、信、勇俱全,既非普通将帅可比,又不是一般侠义可言,故将三少年尊为上海滩磐石三君子。
这三座高楼,以形会意,便像是磐石三君子的化身。磐石镇守海边,寄托着英雄精神保护上海,坚如磐石、长居久安的良好祝愿。
台风临近上海常常转向而行,就是因有磐石三君子镇守海线,海神远望绕行了。
这些年陆家嘴高楼渐次拔地而起,金茂大厦塔顶金光闪闪,恰如铜鞭高耸入云,环球金融中心却似两柄银剑,直指天际,上海中心就像青龙腾飞,又似一面大旗裹住的长枪,塔守剑攻,龙镇当中,形成守元开合、攻防兼蓄之势,守卫着东方明珠。
夏菡听了,睁大一双杏眼,咋舌说道:这个还真是没有听到过呢,不过和松江佘山听到导游的讲述,确实是前后呼应。
郭见麟接着说:你没有听到是正常的,毕竟只有很小众的圈子里口口相传,加上以此相称的都是专业人士,信奉科学严谨理性,不会把它当作一个掌故,只是当作一种精神上的信仰。
我和大家一样,初听到这个故事,也十分好奇。有一个偶然机会,我曾经在一个研讨会上适逢传说中的城建专家,是一位年富力强、当之无愧的行业翘楚。
我心中好奇,就这个事情求证于他,他却三缄其口。
巧的是,听说我是本地顾路镇人,他却又主动和我攀谈起来。他说,相传三少年母亲痛失爱子,便在江滨结草为庐,相伴于三石之畔。日间阳光高照,远远可见,而夜间潮水击石,声若洪钟。三位母亲茹素相伴,留置于此。当地一支族人,因念三母年老体弱,自愿承担起照顾侍奉的责任,而这一支族人,遂以事为姓,便为顾姓。因潮水拍击三石,声声入耳,初响便如抗潮号角,尾音却似思子悲音。三位母亲先后离世,所住草屋便为孤寡老人居住,年代更迭,经后人募资扩建,以远闻潮拍石声之意,取名潮音庵。我曾实地寻访,顾路镇确系顾姓聚集之地,其中有个小村名为顾三,未知其名由何而来,不过倒也颇合近顾三亲、远顾三石之意。
我当时听了,十分惊奇,因为顾三实在是一个偏远小村,非本地人很难知悉。而他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不是特别留意断难如此熟悉。不免心中更加好奇,也就再次追问:‘听起来,应该是确有其事了。’
他接着说:‘凡是民间传说,总有因缘,所祭拜神灵,大多是功德厚重的圣贤,或是为民捐躯的英雄。民众感恩缅怀,供奉纪念,既求平安,更彰大义。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和情感升华。’
民间故事,既不记录于官方典籍,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