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技术上的突破。
这段时间耿至行的重心集中在程序完善上,而其中视觉识别的程序成了他特别棘手的一个难关,他已经为这一段程序埋头苦干三个多星期,在电脑中模拟了多遍,始终不太理想。
凌晨三点,工业园区偶尔传来当当的敲击声,在安静的夜幕中显得寂静深远。
耿至行在卫生间简单地洗漱了一下,拉开沙发床躺下,窗外已经有了早起鸟儿的鸣叫声。他憔悴而忧愁的脸庞,即便是在睡眠中,都显出眉头紧蹙的焦虑。
第二天吃过中饭,第一个样机设备已经准备好。程序安装后,初步的测试开始了。
运动的动作基本都算正常,他们对定位精度进行了测试。
耿至行盯着屏幕,一会儿,一个红点跳出了绿线外,并响起了嘀的一声。随着测试速度的提升,嘀嘀声越来越频繁了。这和他在电脑中模拟出来的结果基本吻合。
耿至行坐在调试设备的边上,根据测试反馈埋头在电脑里修改程序和参数,然后输入设备继续测试。快餐盒送到了设备边上,他们一边吃饭,还在一边继续讨论。
到了晚上十点,尽管有些改善,但离合格还有很大距离。耿至行让大家先回去休息,他回到办公室,把白天出现的种种问题,分门别类地列了个长长的清单。
明天需要开个专题技术分析会议,先查找原因,找到解决方案,进行修改后,才能继续测试。他把清单打印了十来份。
又是到了夜深时分,他安静地在电脑前坐了一会儿,思绪似乎飘到了遥远的地方。过了一会儿,他在QQ对话框里打了一行字,然后简单地洗漱了一下,沉沉地睡了下去。
股市近几日一改前段时间常胜将军的神气模样,有点萎靡,连跌了两天,红彤彤的一排阳线中冷不丁出现了两根韭菜一样绿的阴线,显得十分刺眼。
两根阴线直戳戳刺进了安臻的心窝。自从她加了三倍的杠杆,整日草木皆兵,用她老公的话说,成天恨不能把脑袋栽进显示屏里。研修班老师不慌不忙,连称暂时的下跌是补仓的好机会,还没进场的股民抓紧机会低位进场,持股的股民直接加到满仓。
安臻心想:对啊,总得给别人一个进场赚钱的机会不是。她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开班以来,学员与老师之间已经搭起了坚实的桥梁,一次次的阴跌,都在老师预测的位置拉升,屡战告捷,每个学员对老师的话都是深信不疑,老师就是他们财富大道上的指路明灯。
第二天,不出所料,大盘冲高,老师推荐的五只股票在高点顺利会师,全部涨停。
又过去两个多星期了,耿至行的工作陷入了一个深深的泥潭之中,尽管经过了多轮修改,设备的机械和软件方面都做了一些新的调整,但测试的结果并不理想。
夏菡得知情况后,仔细询问了他当前遇到的困难。两天后,她打来电话,联系了一位专业领域里颇有建树的教授,约了耿至行去当面请教。
隔天午后,他们走进了久违的校园。这是一座百年校园,马路边树木成荫,相辉堂前绿草如茵。
四个小时后,从老师办公室出来,耿至行稍稍有些兴奋。长时间埋头苦干,就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老师的一席提点,让他从迷雾中看到了曙光。
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真的应该好好感谢你,要不我请你吃个饭吧。耿至行抬头看了一眼夏菡,然后又回避地看着边上穿行而过的学生,你看现在也到饭点了。
可以呀,夏菡想了想,问道,这里离安顺里不远,你有去过吗
没有,其实我不太来市区。耿至行不好意思地说。
那我们就去安顺里吃饭吧,看看那边石库门老上海的样子。
砖雕青瓦门头下,走进一个圆拱的门洞,在一排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