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章
   我也没有。

    唉呀,这可真真儿可惜了。这还就是你们计算机专业人士的机会呢,像我们这些小白、菜鸟,把它搞懂都费劲。

    我并不看好比特币,耿至行稍一迟疑,然后直截了当地说,当然,我不是说看不看好比特币的升值空间,这个我看不出来。我只是不认可比特币的理念。

    为什么这么说呢夏菡好奇地问道。

    聊到技术方面的话题,耿至行的话匣子就有点关不住。

    要说比特币,还是得从区块链说起。说到底,区块链记录的是一连串的数据。简单点看,就相当于财务记录现金日记账。为了保证账本数字真实,区块链通过分段加密、数据连续、账本公开的方式来防止被篡改。相当于每天记一次,记完就加密,然后把加密数据接到前一天的数据上,形成一块一块的数据链条。再把这个数据链条分发给账本交易相关的所有人保存,这样信息就不容易丢失也不容易被篡改了。根本上,区块链就是一种数据不容易被篡改的记录方法。

    可是,谁没事找事,来记录这个本无意义的账本呢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账本记录,程序会给每一个记录的人奖励一定数量的数字货币,这个数字货币就是比特币。

    想记录的人可能不止一个,那又得确定谁来记录,干脆做一个数学运算比赛吧,谁赢了谁记录。这个运算比赛的过程,就叫挖矿了。

    比特币是有总量限定的,就是两千一百万个。为什么要总量控制呢目的是保证货币与实物对应的关系。相当于发行货币与经济总量的对应关系。大家知道,货币超发会引起货币贬值。货币贬值意味着把原有货币持有人的财富缩水了。

    中本聪设计的区块链和比特币,初衷可能源自对现实社会货币政策的质疑,所以重新设计了一个他认为完善的货币体系。

    现实社会货币政策确实有不少风险,中心权力部门具有对记录、存储、发行进行误导、筛选、恶意使用的能力和可能性,也真实存在货币超发导致价值缩水、财富缩水的问题。

    区块链通过把交易信息打包加密,每打包一次就分发给所有人储存,形成加密信息链条来杜绝信息被核心权力部门篡改。然后通过记录信息时发放比特币进行奖励的方式,让更多人参与链条当中,并通过控制比特币总量来保证比特币不会超发,杜绝比特币被人为贬值。

    所以核心思想在于三点:一是信息加密,二是去中心化,三是总量不变。

    但这个思路在逻辑上是存在问题的:一是公开账本的加密技术,很难永远不被破解。因为计算技术如量子计算机的发展,之前的加密手段可能变得很容易攻破,也有可能直接通过病毒攻破。从严格逻辑上来说,凡是人创造的加密方法,就一定会被人破解。这个世界不存在没有BUG的技术。另外,公开广泛地记录和分布也为程序破解、植入病毒提供了完全开放的土壤。

    二是去中心化,听起来似乎是权力平等,却是风险最大的选择,因为所有曾经的无中心,都会产生新的中心。比如区块链技术本身,那些技术专家完全有可能成为支配区块链的权力中心,善于炒作的人也可能成为交易的中心。也存在病毒控制形成另一个中心或者完全陷入混乱失控的可能。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的逻辑,是人类社会最底层的逻辑,人类社会不可能背离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你看过大自然中有什么存在是没有中心的吗绝对的无中心,恰恰是混乱的源泉。

    三是总量控制,这个简直就是可笑了。要知道社会财富总量是在不断扩张当中,完全固守住货币总量,贬值大概是不会了,不过通货紧缩,看来是很难避免,如果货币发行真的按照这个逻辑,肯定会造成经济停滞阻塞,典型的故步自封了。以为的公平,却更像是给自己画地为牢。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上海微城简介 >上海微城目录 > 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