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第三章

    明朝永乐年间,黄浦江水系基本形成,江水自南向北与吴淞江相汇,折而向东,拐了一个大弯,形成鸭嘴状的一块冲积沙滩。嘉靖年间,这里出了一位书法家,名为陆深,因其生卒均于此地,故名陆家嘴。

    数百年历史更迭,眼见着这块沙滩从茅屋稀零,到村落兴旺,再到如今高楼林立,时间在用自己的方式雕刻着沧海桑田。

    每天早上,夏菡上班经过步行天桥,穿梭在三座高楼当中,常常有种莫名的安定感,这种安定让她的脚步从容,心神宁静。这日天晴云阔,大楼顶端薄雾消散,玻璃幕墙螺旋上升,蓝天白云映射在楼体上,随风飘动。

    早啊,周末有去哪里玩两天吗同事小安跟她打了个招呼。

    没呢,老板安排周日去参加了一个经济发展论坛。

    有什么收获吗

    还好吧,每位嘉宾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专家学者,各有所长,多听有益。她笑笑道。嘉宾的观点都是自成体系,都有独到见解,也不免会有疏漏。听者或许有求全之隙,责备之疑,最后都只能自己来判断扬弃。

    夏菡的父亲是一名沪上知名大学的教授,同时是国家

    863

    计划项目负责人之一,学校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平时她跟父亲也经常会围绕工作做些交流,对科技与产业就比普通人多留几分心思。

    下午五家公司过来项目路演,何总安排咱俩参加一下,本周出个分析报告。小安对她说道。

    好的,公司资料有发过来吗她边回答边在工作日志上安排本周的工作。

    有的,在我这里。上周就传过来了,我现在叫人打印一下。

    好的,多谢哟。我提前看一下。夏菡笑了笑,向小安挥了挥手。

    夏菡的母亲是一位医生,受母亲影响,她大学报了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后,她又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了硕士学业。回国后,因为生物工程就业途径颇为狭窄,经父亲一位世交的推荐,来到了这家具有海外背景的投资公司。

    公司的合伙人何总在美国工作多年后回国创业。公司投资方向是小规模成长型科技企业,前些年大多投资在实业领域,随着这些年互联网的兴起,实业的成长性和回报率明显走低,公司的投资也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了。

    项目不少嘛。她一边翻阅厚厚的一摞资料,一边嘀咕着。

    是啊,小安眨了下眼睛,嘻嘻笑着,要不我也去开家公司好了,你来投资我,哈哈哈哈。

    还有一家制造业夏菡看着一家名为世飞智能科技的资料问道,老板不是要求向新行业调整吗

    是的,不过因为这家公司市场技术等各方面条件比较不错,所以初选还是保留下来了。

    投资制造业还是苦差事啊。

    怎么了小安一扭身,将椅子转过来,一脸疑惑。

    周六经济论坛上,几位嘉宾也聊了制造业的投资问题,总之是个辛苦活。

    那要不我通知这个人不要来了小安说,也免得耽误双方的时间。

    去—夏菡说,什么人啊,人家这会儿都在来的路上了。

    好吧,哈哈,我貌美如花、心地善良的夏姐姐。小安站在她背后,双手搭在她的肩上,嬉笑道。

    你才如花呢!你全家都是如花。夏菡嗔笑着回了一声,转身离开了。

    项目路演的过程大同小异,耿至行最后一个上场。

    看得出来,耿至行有些紧张。他的眼睛一直盯着PPT,身体大多时候对着屏幕。除了讲到几个技术问题时,稍稍显出了几分自信,更多的时候,这位三十来岁、穿着廉价西装的男人,几乎如同对着空气说话。

    也就是说,在业内,你们的技术领先优势比较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上海微城简介 >上海微城目录 > 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