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动。

    第二章

    沪上霓虹藏金锁

    舞女惊梦遇故人

    乐门的水晶吊灯将张婉清的影子碎成光斑她指尖抚过耳后珍珠,镜中倒影突然扭曲成前世蘅芜苑的青纱帐。红酒杯底的篆字还在发烫,身后却传来皮鞋踏地的声响。

    张小姐这杯酒,可否赏脸共饮

    马耀宗的声音裹着威士忌的浓烈气息。这位新晋商界大亨身着笔挺西装,领带夹上的翡翠却泛着诡异的冷光——正是前世薛宝钗锁上的那抹颜色。张婉清转身时,珍珠耳坠突然坠落,在波斯地毯上滚向马耀宗锃亮的皮鞋。

    马先生好眼力。她弯腰拾耳坠,鬓边茉莉擦过对方手背,这耳坠原是家母遗物,说是藏着百年前的故事。指尖触到珍珠的刹那,前世金玉良缘的红烛、雪洞般的闺房在脑海炸开,而马耀宗腰间若隐若现的金锁,正与她保险柜里的物件遥相呼应。

    与此同时,金陵城的雨越下越大。李念秋蜷缩在绣庄阁楼,望着断镯中的玉片出神。窗外突然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赵承钧撑着油纸伞立于巷口,怀中抱着那幅沾满泥水的并蒂莲屏风。

    姑娘可否愿重绣他展开残损的绸缎,这莲花本该双生,不该落得如此下场。说话时袖口滑落,露出腕间与玉片纹路契合的古玉。李念秋浑身发冷,前世宝玉摔玉的场景与眼前重叠,而赵承钧眼底的深情,竟比前世更灼人。

    秦淮河上,孙婉柔的歌声突然哽咽。画舫栏杆外,一艘乌篷船缓缓靠近,船头站着个扛麻袋的年轻雇工。那人抬头时,孙婉柔手中琵琶弦应声而断——对方面容清瘦,眉眼间竟带着前世贾蓉的影子,却多了份市井的憨厚。

    姑娘,这是您落下的帕子。雇工将绣着鸳鸯的帕子递来,掌心的老茧蹭过她指尖。刹那间,天香楼的脂粉味、宁国府的朱漆大门在孙婉柔脑中翻涌,而雇工腰间挂着的银锁,刻着与秦可卿前世命锁相同的平安二字。

    三个城市,三段相遇,十二道命运丝线悄然交织。当张婉清在马耀宗书房发现完整金锁时,当李念秋看见赵承钧书房悬挂的《大观园图》时,当孙婉柔得知雇工名叫周水生时,她们终于明白,这场跨越时空的重逢,远比想象中更错综复杂。而暗处,一双眼睛正透过老式望远镜,将这些相遇尽收眼底,嘴角勾起意味深长的弧度。

    第三章

    沪上金钗惊旧忆

    暗匣密信引危局

    霓虹漫染百乐门的穹顶,张婉清的月白旗袍在探戈舞步间流转。马耀宗搭在她腰间的手突然收紧,指尖擦过后颈朱砂痣的触感,与前世金锁摩挲脖颈的记忆重叠。舞曲戛然而止时,他附在她耳畔轻笑:张小姐可知,这十里洋场的繁华下,藏着多少轮回的秘密

    当夜回到公寓,梳妆镜前赫然多了只檀木匣。张婉清颤抖着打开,半块刻满云纹的金锁泛着冷光——与她贴身收藏的残件严丝合缝。匣底的字条被水渍晕染,潦草字迹透着威胁:三日后子时,十六铺码头,敢带旁人便让旧梦成真。

    与此同时,金陵绣庄内,李念秋的绣针突然刺破指尖。血珠坠在《大观园图》的潇湘馆楼阁上,画中林黛玉的眉眼竟微微颤动。窗外惊雷炸响,雨幕中赵承钧撑着油纸伞伫立,伞面通灵宝玉的暗纹在闪电中若隐若现。

    第四章

    秦淮烟雨藏玄机

    银簪旧物牵宿缘

    秦淮河画舫的珠帘轻晃,孙婉柔怀抱琵琶吟唱《牡丹亭》。对岸租界突然传来枪响,慌乱中她被人撞倒,却跌进一双布满老茧的臂弯。周水生护着怀中破旧锦盒,将她扶起时压低声音:姑娘,有人让我转交这个。

    锦盒里躺着支刻着可卿二字的银簪,檀木底座还残留着前世天香楼的熏香。记忆如潮水翻涌,孙婉柔望着河面倒影,恍惚看见自己身着凤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楼十二金钗:民国劫简介 >红楼十二金钗:民国劫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