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会展中心三楼,能容纳五百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LED屏幕上闪烁着未来生活空间设计论坛的字样,台下观众大多是业内人士,偶尔有相机闪光灯亮起。
接下来有请西洲设计创始人宋西洲先生,为我们带来情感化空间设计的主题演讲。
掌声中,一个身材修长的男人走上台。他穿着简约的深灰色西装,没打领带,衬衫最上面的扣子松开,露出一截锁骨。程南意从手机屏幕上抬起头,视线不经意间落在演讲者身上。男人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微微下垂,带着几分倦意,却莫名让人联想到雨天咖啡馆的落地窗。
谢谢大家。宋西洲的声音低沉温和,像大提琴的G弦,今天我想探讨的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让空间设计保留打动人心的温度。
他点击遥控器,准备播放精心制作的演示文稿。屏幕闪烁两下,突然蓝屏,跳出一串错误代码。台下响起善意的笑声和零星议论。
技术人员匆忙上台检查,五分钟后无奈地摇头:系统不兼容这个格式,可能需要重新准备...
需要帮忙吗一个清亮的女声从第三排响起。
宋西洲眯起眼睛,看到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年轻女子站了起来。她穿着白色西装外套,内搭墨绿色丝质衬衫,整个人像一片修长的竹叶。
我是南风科技的程南意,对系统兼容性问题有些经验。她晃了晃手中的笔记本电脑,如果不介意的话。
宋西洲做了个请便的手势。程南意快步走上台,宋西洲闻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柑橘香气。她没穿高跟鞋,身高只到他肩膀,但走路带风的气场让整个会场安静下来。
程南意检查了一下接口,从包里拿出一个银色的小设备接上。主办方的系统太旧了,不兼容您PPT里的动态效果。她一边说一边快速敲击键盘,我用转码器重新编译一下。
三分钟后,屏幕重新亮起,宋西洲的演示不仅恢复正常,还多了些流畅的过渡效果。台下响起掌声。
谢谢。宋西洲低声道谢,注意到她睫毛在灯光下投下的细密阴影。
不客气,举手之劳。程南意收起设备准备下台,却又回头补充了一句,您提到的情感化设计概念很有意思,和我研究的智能环境情绪反馈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妙。
宋西洲的演讲顺利进行。问答环节,程南意再次举手:宋先生,您提到空间应该像诗歌一样唤起记忆,那么在数字化时代,我们是否可以通过算法来量化这种情感共鸣
这个问题直指宋西洲最近思考的核心矛盾。他眼睛一亮,花了十分钟回答,期间与程南意有来有往地讨论了几个回合,仿佛整个会场只剩下他们两人。
论坛结束后,宋西洲在茶歇区再次遇到了程南意。她独自站在落地窗前,阳光透过她的白西装,勾勒出纤细的轮廓。宋西洲端着两杯咖啡走过去。
黑咖啡,不加糖。他将其中一杯递给她,论坛组织方给的资料里有每位嘉宾的喜好。
程南意惊讶地挑眉,接过咖啡:谢谢。您的演讲很精彩,尤其是关于空间记忆的部分。
两人聊起各自的专业,发现彼此都在尝试打破技术与艺术的边界。当话题转到大学时代时,宋西洲提到自己毕业于A大建筑系。
真巧,我也是A大的,计算机系。程南意眼睛一亮,不过比你晚两届,你可能已经毕业了。
2016年毕业。宋西洲点头,突然想起什么,等等,你是不是在文学社待过程南意...《湖畔》诗集的作者
程南意手中的咖啡杯微微一颤:你知道《湖畔》那只是文学社内部印刷的小册子...
《雨夜听琴》的最后两句——琴弦颤动如未言之语,在黑暗中寻找共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