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大非偶
头,站到了哲哲一方。
因而当时的战况十分混乱,两军对战,大家难分是友是敌,也不敢使出全力,最后闹哄哄地散去。
是夜,哲别许是因为白日战况令人沮丧,便多饮了些酒,谁知竟有燕国一勇士,悄悄潜入大帐杀了哲别。
守卫发现时已晚,叛变的两个部落首领知道大势已去,便自己缚了双手,前去哲哲阵营请罪。
哲哲自然是喜出望外,知道当下之急是要安抚人心,也不追究两个首领,还许诺待回了大都后,多赐些珠宝土地于他们。
阿骨打听说哲别被杀,两首领转向旧王,回想自己从10多岁追随老戎狄王开疆扩土,到今日落得如此地步,不知道是悔多一些,还是恨多一些,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割颈自刎了。
几千兵士早已人心惶惶,现在群龙无主,待哲哲一到,便纷纷倒地,叩拜不已。
这场将近三个月的狄戎内乱,就这样收了梢。
此次燕城之战,燕王暗中也助力不少,哲哲又把之前所得的燕国土地归还给燕王,并相约10年内互不侵犯,边境互通。
待所有人马回到大都,哲哲复了位,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来。
只是这几个月几次险些丧命、王室将倾的经历,让哲哲在随后的日子里,再无松懈之时。
待到十几年后,狄戎成为北部人人忌惮的强族,哲哲也成为北方各族口中相传的天神,此已是后话了。
却说诸儿这半月里,日日期盼哲哲早日能够夺回大权。
今日收到哲哲平定内乱,北上的齐军和郑军不日返回的消息,便即刻召集部队,准备先行返齐。
他前两日收到齐王的信:郑、齐、鲁、陈九月要在稷地会盟,原是宋国乱了。
宋国的太宰华父督杀了大司马孔父嘉,因担心宋国公怪罪,就连带杀了宋公。
华父督为把持朝政,打算拥立公子冯为新君,公子冯之前被流放至郑国,现刚迎回宋国。
此次会盟,四国便是受了华父督的邀请,前去帮华氏正名,拥新君上位。
公子冯在郑国期间,全靠郑君照拂,此次若能成为宋国新君,自然于郑国有利,郑国公自然欣然前往。
郑、齐二国交好,郑国现在又在北面帮着齐国攻戎,齐王虽然身体还没有大好,却也不敢推辞,于是便飞书给诸儿,他已带部分人马前去稷地,他让诸儿戎乱一平,即刻回齐,免得国内无主,平生他乱。
诸儿多次出征,却从未有一次如此归心似箭。
然而几千兵士,粮草辎重甚多,他吩咐部队分成几队,石之纷如率少量人马先随他返城,彭生率部分主力收拾好粮草辎重后直接去稷地,好让齐王随时调用。
最后再留几千余人在此,等待北上齐兵归来回合之后再返回。
诸儿一队不休不眠,人马飞驰了一整日,到最后,还是石之纷如提醒他:“殿下,泃水离临淄正常行脚,大概要半个月时间。
我们这样不休不眠奔走下去,还没有到王城,连人带马都要倒下了。
虽说大王已经离城去了稷地,这国内不是还有夷仲年大将军主持国政,鲁夫人主持内宫吗?想必三两天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殿下还是要安排沿途的歇息啊。
”诸儿回头望着后面的士兵一脸疲惫,却无人敢言,心中愧意升起,便吩咐找到近处的城镇休息半日再出发。
到了城镇歇脚处,石之纷如端着一大碗肉汤,递给诸儿,笑道:“知道的人明白殿下是担心国内无主,着急回去操持政务。
不知道的人看殿下这架势,说不定要笑话殿下也如同寻常士兵,着急回家和心上人见面呢。
”诸儿哈哈大笑:“石之纷如,我看你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