摽有梅
回到甘棠殿,婉向莒氏禀告了太子给她安排的新任务,央求莒氏向齐王请求撤了这份差事,不想莒氏却一口拒绝了。
“婉儿愚钝,这是绝好的机会。
宫里公主众多,很少有人可以像公子一样参与朝堂事务。
此次婚嫁,既由太子负责,就说明齐王十分看重,算是一件国事,你可以从中得到难得的历练,也是为你将来的婚事积累资本,此其一。
其二,卫国公子何许人?性格如何?在国内孰友孰敌?这些都关切到你姐姐将来到卫国后的行事,你需借助此次机会帮清儿打探清楚。
再者,你若能通过此事与太子建立信任,他日即便你嫁入他国,也仍可依靠太子这个强力后盾。
机不可失,你可明白?”母亲握着她的手,眼睛里既有爱意又有郑重。
婉模模糊糊地明白,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已经慢慢溜走了,她开始需要像大人一样思考,为自己,为姐姐,为母亲。
话说那日诸儿一时兴起,要求婉参加清的婚礼筹备事宜,但事后不免担心自己思量不够,宫里从未有公主参与国事先例。
所以法的!你做得甚好,应该嘉奖。
”“此话当真?如何嘉奖?”婉惊喜地问到。
她突然想到母亲连日来让她打探的事情,平时殿里总是许多人,她也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倒不如今日,是个绝佳的时机。
“殿下,我有一些问题,不知殿下可否为我解答,也算是给婉儿的奖励了。
”诸儿不知婉又有什么机灵古怪问题,笑着说:“婉妹妹请讲。
”“您可知卫国的太子汲子是何样人物?可否给婉略讲一二?”“你可是担忧你的姐姐离国别家后的日子?”诸儿正色问到。
婉轻轻地点了下头。
“这个汲子之前在诸侯之间并未有耳闻,因为卫国国君晋也是新登王位,他登上王位后不久便立下汲子为太子,听闻主要是汲子的母亲深受卫王晋的宠爱。
”“那汲子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人呢?”婉继续追问。
“咳咳。
。
。
”诸儿的面色略露为难。
“请殿下据实相告。
”“听说汲子的母亲姜氏原本是卫王晋的父亲庄公的侍妾,后与当时还是公子的晋私通,偷偷生下了汲子,汲子出生后因为身份不便宣扬,便一直寄养在乡下。
直到晋登上王位,姜氏才被正式立为卫王晋的侧妃,汲子也从乡下召回朝野。
卫王晋的正妃是邢氏,也是卫王晋登基最有利的支持者。
奈何这邢氏一直未孕,此刻也由不得汲子被立为太子。
”婉不可置信地望着诸儿:“所以说卫王晋不是正人君子了?那父王为何要同意这门婚事?”诸儿笑着说:“这些都是风传,再者,据说这汲子性格温良,仪表堂堂,也算是良配。
”“那汲子出身名不正言不顺,加之初回朝堂,性子必定是敛着的,倘若我姐姐他日受了委屈,他可会据理力争?再者,倾厦之下,安有完卵?这卫王晋罔顾礼法,那卫国整个朝堂又是何等面貌?我真替姐姐担忧。
”婉颦着双眉,眼神里布满了担忧。
诸儿不料婉竟有如此思量,看她困扰只能好言安慰:“这年头,诸侯之间硝烟四起,哪有一辈子的安稳?现在齐卫既已缔结婚约,我们也只能期待你姐姐嫁入他国后可以平安顺遂。
再者,有我们齐国做靠山,想必汲子的太子之位也是稳定的。
你也不需太担忧了。
”“婉只怨自己是女儿身,不能出征沙场,不能婚姻自主。
”“你若真不想嫁人,那不嫁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