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闻着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檀香。吕昭的妈妈穿着真丝衬衫下楼,发间别着珍珠发卡,笑容像温吞的茶水:舒舒来了快坐,阿姨给你切点哈密瓜。三层别墅的旋转楼梯铺着枣红色地毯,墙上挂着吕昭从小到大的照片:十岁在瑞士滑雪场,十五岁在英国夏令营,十七岁捧着物理竞赛奖杯。书房里整面墙的书柜,英文原版书比镇上新华书店的还全,其中一本《拜伦诗选》的扉页上,用钢笔写着To小昭,妈妈赠于十七岁生日。

    尝尝我妈烤的司康饼吕昭端着瓷盘进来,骨瓷杯里的红茶腾起白雾。餐桌上的骨瓷碗闪着冷光,易舒舒的汤匙碰到盘沿,发出清脆的响声。易舒舒的手指悬在皮质沙发上方,最终落在自己洗得发旧的牛仔裤上。司康饼上的葡萄干甜得发齁,她突然想起母亲在工地搬砖时,连五毛钱的冰棍都舍不得买,说糖吃多了坏牙,治起来贵。

    饭后,在吕昭的房间,书架上整齐排列着竞赛奖杯和英文原版书。易舒舒摸着一本烫金封面的诗集,忽然看见书里夹着的照片:他们在梧桐树下接吻,她的校服外套搭在吕昭肩上,两人的影子在落叶上缠成一团。吕昭从身后环住她,下巴抵在她肩上,寒假带你去看颐和园的冰场,你不是说想去滑冰吗

    data-faype=pay_tag>

    第三章:志愿表上的暴雨(高考后)

    高考出分那天,易舒舒在医院陪护发烧的母亲。手机屏幕上的分数像道灼痕——527分,刚好过本省二本线。而吕昭的朋友圈在半小时前更新:698分。她盯着对话框里打好的恭喜,最终按了删除键,指尖在屏幕上留下淡淡的汗渍。

    填报志愿的前夜,吕昭敲开她家的木门。老式防盗门的猫眼映出他局促的脸,手里拎着两箱补身体的保健品:阿姨身体好些了吗易妈妈在里屋咳嗽,易舒舒把他拉到巷口,路灯在青石板上投下摇晃的影子。我查过了,你的分数可以报考师范大学,那里有...

    我不去。易舒舒打断他,指甲掐进掌心,家里需要我早点工作。易舒舒打断他,声音轻得像一片即将飘落的叶。她没敢抬头,怕看见吕昭眼中的困惑与不解,就像上周在书店,他指着一本精装版《霍乱时期的爱情》说我送你时的神情——他永远不懂,有些东西不是喜欢就能收下的。我要读本省的专科,师范生免学费,毕业直接分配工作。

    吕昭的镜片蒙上白雾:你明明可以去更好的地方,为什么要听阿姨的他的声音里带着不耐,像夏天被晒软的沥青。为什么要委屈自己你明明...

    因为我妈付不起学费!易舒舒的声音在寂静的巷子里炸开,隔壁的狗开始狂吠。她看见吕昭眼里的光一点点暗下去,就像那年冬天,她偷听到父亲在电话里说女娃娃读那么多书干嘛,迟早要嫁人时,灯泡突然跳闸的瞬间。

    志愿表确认的那天,暴雨砸在学校的玻璃幕墙上。易舒舒的帆布鞋从泥巴里趟过,她在走廊尽头看见吕昭,他正和几个男生说笑,手里挥着大学的新生手册。她低头看自己手里的专科志愿表,封面上印着乡村教师培养计划,突然想起上周在书店,吕昭指着一本《雪国》说川端康成的文字像雪水一样干净,而她摸了摸口袋里的零钱,最终选了本五块钱的作文素材。

    易舒舒忽然想起上个月,吕昭妈妈在客厅打电话的声音:小昭这孩子太单纯,总跟些家境不好的同学来往……当时她躲在楼梯拐角,手里的冰镇西瓜渐渐化成水。此刻远远的看着吕昭,她突然明白,有些鸿沟不是靠喜欢就能填满的——他的未来是铺满玫瑰的红毯,而她的路,是布满石子的乡间小道,连并肩走都怕弄脏他的鞋袜。

    我们分手吧。这句话说出口时,窗外的惊雷恰好炸响。吕昭的纸巾盒摔在地上,白色的纸片像雪花般纷飞。易舒舒转身跑开,听见身后传来桌椅翻倒的声响,却不敢回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为什么要从我的世界路过简介 >为什么要从我的世界路过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