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甘延寿、陈汤一锅端了。那句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说的就是收拾郅支单于这事儿。

    南匈奴这波

    曲线救国

    的操作,堪称古代版的

    战略转型。他们虽然失去了独立单于的名号,却靠着给汉朝当

    编外打手,不仅保住了族人的性命,还过上了相对安稳的日子。更有意思的是,南匈奴成了汉朝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

    中间商,帮着汉朝传递消息、调解矛盾,两头拿好处。

    曾经那个让中原王朝闻风丧胆的匈奴帝国,就这样在内卷和外敌的双重打击下,从

    狼群帝国

    变成了

    散装草原。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不管多强大的组织,一旦陷入内部斗争,离凉凉也就不远了。想知道北匈奴后来又发生了哪些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第八章

    北匈奴西迁:欧洲的狼来了

    上回书说到,南匈奴果断上演躺平认怂戏码,跟着汉朝大哥混,成功拿到五险一金保障。反观北匈奴,那是妥妥的

    死磕派,坚决不向汉朝低头,结果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只能打包行李,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西迁之旅。谁能想到,这一迁徙,直接在欧洲大陆掀起了史诗级副本,直接把欧洲人整不会了!

    北匈奴的西迁之路,堪称古代版荒野求生之极限挑战。他们拖家带口,赶着牛羊,从漠北草原出发,一头扎进茫茫大漠。白天,太阳毒得像个喷火怪,沙子烫得能煎荷包蛋,人畜渴得嗓子直冒烟,啃着比砖头还硬的干粮,舔着快见底的水囊;晚上,寒风跟窜天猴似的,帐篷被吹得直打摆子,远处狼群的嚎叫堪比死亡重金属,听得人后脖颈发凉。路上还时不时冒出几个野生部落,把北匈奴当移动

    ATM,一言不合就搞偷袭。

    但北匈奴人毕竟是马背上的战斗民族,骨子里刻着不服就干的基因。遇到敌人,抄起弯刀就上,直接上演草原版速度与激情;碰上恶劣环境,凭借祖传生存秘籍,愣是在荒漠里找到水源和草场。就这样,他们翻山越岭,跨过大漠,穿越中亚草原,终于摸到了欧洲的门槛。

    当时的欧洲,罗马帝国表面看着像高富帅,实际上已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内部矛盾多得像一团乱麻。北匈奴人就像嗅觉灵敏的草原狼,一下子就嗅到了上分的机会。

    公元

    374

    年,北匈奴骑兵开启狂暴模式,冲进欧洲。首当其冲的阿兰人,本以为自己是王者,结果在北匈奴面前秒变青铜。北匈奴骑兵骑着神骏坐骑,手持远程物理外挂复合弓,百米之外就能精准点杀;近身肉搏时,弯刀一挥,敌人直接血条清零。阿兰人被打得找不着北,整个部落差点

    团灭,少数幸存者只能含泪加入北匈奴,当起了带路党。

    阿兰人的惨败,就像触发了连锁反应开关。北匈奴接着把矛头对准东哥特人,东哥特人还没来得及加载游戏,北匈奴的骑兵就已经推塔到家门口。东哥特国王硬着头皮迎战,结果直接领盒饭,东哥特人瞬间崩盘,举族西逃。被东哥特人驱赶的西哥特人,慌不择路地往罗马帝国跑,整个欧洲被搅得

    鸡飞狗跳,开启了一场超级混乱的大逃杀。

    罗马帝国一开始还想充当正义使者,用强大军队把北匈奴拒之门外,结果在阿德里安堡战役中被狠狠打脸。

    罗马皇帝瓦伦斯亲自带队开团,结果碰上北匈奴的逆天操作骑兵战术,直接被打得丢盔卸甲。北匈奴骑兵就像幽灵刺客,在罗马军队阵中来回穿梭,箭矢跟流星雨似的,罗马士兵被射得人仰马翻;等罗马军队好不容易摆好防御阵型,北匈奴骑兵又突然发起死亡冲锋,用弯刀撕开防线。

    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匈奴那些事儿简介 >匈奴那些事儿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