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通基地后方。距离约八公里。
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我。顾铮的眼神变得锐利:你怎么会知道这个
来之前我研究了卫星地图。我平静地撒谎,这是最隐蔽的路线。
实际上,三年前我作为特种部队成员在这片区域执行过任务。那条河床是我们当时的主要渗透路线之一。
顾铮盯着我看了几秒,似乎在评估我的可信度。最终他点点头:好,我们走那条路。但得等天黑。
他布置了轮班警戒,然后把我拉到一旁:记者,你到底是谁
程岩,《环球前线》特派记者。我面不改色。
普通记者不会在枪林弹雨中保持那种冷静。他压低声音,也不会知道军方机密地图上才标注的路线。
我耸耸肩:战地经验。我在阿富汗待过两年。
顾铮显然不信,但没再追问。他转向其他人:休息两小时,天黑后行动。赵峰,尽量让刘洪舒服些。
我找了个角落坐下,检查相机里的照片。那些尸体和医疗箱的证据还在,但光线不足导致部分画面模糊不清。我需要更多证据,但现在首要任务是活着回去。
夜幕降临后,我们开始向河床移动。顾铮打头,我负责搀扶王伟,李强和赵峰用担架抬着刘洪。月光被云层遮挡,能见度极低,每一步都充满危险。
河床比记忆中更崎岖,干涸的河底布满碎石和荆棘。刘洪在痛苦中呻吟,但我们不敢停下。大约走了三公里,顾铮突然停下,举起拳头示意安静。
有动静。他耳语道,两点钟方向。
所有人都蹲下身,屏住呼吸。远处传来模糊的说话声和金属碰撞声。我眯起眼睛,隐约看到几个黑影在移动。
巡逻队。顾铮判断道,不是我们的。
我们躲在河床的凹陷处,等待巡逻队过去。就在这时,刘洪突然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夜晚格外清晰。
黑影立刻停下,转向我们的方向。
被发现了!李强低吼。
顾铮迅速做出决定:赵峰,李强,带伤员继续前进!记者和王伟跟我来,引开他们!
没时间争论,我跟着顾铮爬上一侧河岸。王伟虽然受伤,但动作依然敏捷。我们三人呈扇形散开,制造出多人移动的假象。
开枪吗王伟小声问。
顾铮摇头:会暴露位置。继续移动。
我们成功吸引了巡逻队的注意。五名武装分子向我们追来,距离越来越近。我的心脏狂跳,但训练有素的身体记忆让我保持冷静。
分头行动。顾铮命令,王伟左,记者右,我中路。一公里后重新集结。
我点点头,向右翼跑去。身后的脚步声显示有两名敌人追了上来。我加快速度,同时思考对策。作为记者,我不能展示太多战斗技能,但生存是第一位的。
一个陡坡出现在前方。我毫不犹豫地跳下去,落地时前滚翻缓冲。追兵也跟着跳下,但没那么幸运——我听到一声惨叫和骨头断裂的声音。
剩下的一名敌人更加谨慎,绕路下坡。我躲在一块巨石后,悄悄抽出M9手枪。当他的影子出现在月光下时,我屏住呼吸,瞄准他的腿部。
枪声在寂静的夜晚格外刺耳。敌人倒地惨叫,我趁机冲上去,用枪托击昏了他。没有致命伤,但足够让他暂时失去行动能力。
我迅速搜查了他的装备——标准AK步枪,但弹匣上有政府军的标记。这证实了我的怀疑:所谓的ISIS袭击,实际上是政府军伪装的。
远处传来更多的喊声和脚步声。我转身向集结点跑去,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报道的框架。这次伏击不是偶然,而是有人想阻止我们接近阿尔卡姆村的真相。
顾铮和王